本篇文章1300字,读完约3分钟
国内第一个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在北京启动
4月3日,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会议上公布了中国第一个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图灵奖获得者john e. hopcroft、深度学习发明者geoffrey hinton、创新工厂人工智能工程院长李开复等人亲自担任授课老师。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高等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共同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创新工厂人工智能工程院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支援部门是教育部学校计划建设快速发展中心。 根据教育部的计划,该大规模计划将在5年内再培训一流大学至少500名ai教师、5000名ai学生,构建世界最大规模的ai人才批量培训计划。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之争。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工智能的人才不足超过了500万人。 由于稀少性,多家ai创业公司在对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中,ai人才的薪酬暴涨。 的就业市场调查结果显示,ai方向的应届毕业生,最高年薪可达50万元至70万元。
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下,学校ai人才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但是,中国的ai人才教育与美国相比还有差距。 目前,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在27年间选出了208名院士,但中国籍仅占4席。 其次,我国高校ai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全球ai行业的人才总体不足,全球只有约10万人的ai人才。 其中7万多名ai相关专业人员包括硕士研究生,ai学者共计不超过6000人。 近三年来,受公司高薪酬、大数据研究条件的诱惑,校园ai师资流失率不断恶化,在美国市场尤为严重。 许多最新的ai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360多所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大学,其中美国有近170所,中国只有30多所。 虽然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整体上中国高中缺乏ai基础教育能力。 我国目前设有ai研究方向的大学也多为研究所和实验室,没有ai基础学科和应用类ai专业。 大学缺乏培养能够独自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年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对比中国ai教育的痛点,全面制定的师生联动、校企结合、国际合作的培训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是公益性质的,老师学生的课程将是免费的。 培训合格者颁发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学校规划建设快速发展中心、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四方盖章结业证书。
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司长许涛表示,教育部正在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考虑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 介绍称,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提高科教融合、学科交叉、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另外,根据此次培养计划,教育部计划设立中美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培养计划,为大学师生提供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奖学金。 此外,还将与美国相关大学联合组建中美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联盟,促进中美人工智能行业的教育交流合作。
原标题:国内首个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在京启动
标题:“国内首个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正式在京启动”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