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8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需要着力于宏观政策,而这次着力于从上次刺激政策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特别是考虑到欧美经济的停滞,并不是一两年就能恢复的,有可能会长时间化。”
这场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坎坷。 虽然美国失业率降至三年来最低,但仍维持在8%以上的高位,经济复苏乏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白银领域的危机不断演变、恶化,很明显,欧洲经济不仅要面对短期的震荡,还必须面对高额结构带来的竞争力下降的漫长痛苦。
另外,新兴市场也未能从此次危机中“免疫”,特别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板块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世界经济前景更加暗淡。
昨天的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 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中,来自政策界、学术界和金融机构的众多专家对这一话题发表了看法。 他们似乎对世界经济的前景并不乐观,至少持非常慎重的态度。 但是,关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和宏观政策方向,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不应该重蹈前面的刺激覆辙,宏观政策的微调必须更具可持续性。
全球经济:双v形恢复?
关于全球经济前景,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经济学家陈艾亚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全球经济将呈现“双重v字型”的复苏。 也就是说,在复苏的过程中将面临很多波动,这包括欧洲债务危机和明年美国面临的挑战。
“例如,美国将有许多债务到期,但美国政府还没有处理这个问题。 美国没有考虑是继续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还是必须收紧政策。 美国是否会继续支援经济,既取决于美国的税收政策,也取决于美国大选。 我认为美国大选之后有很大的挑战。 最好的是出现双重的v形恢复。 ”陈亚说。
俄罗斯最大的国内投资银行troika dialog董事长、首席经济学家evgeny gavrilenkov也对本报记者表示,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4%的增长将不像过去十年那样迅速。 他预计,全年全球经济增长3%左右,中国为7%~8%。
evgeny gavrilenkov认为希腊退出欧元区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我们看不到希腊有增长引擎。 “希腊的人均gdp是土耳其的3倍,不知道希腊的经济如何才能增长。 到了2010年,希腊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20%,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想有人会接受希腊的退出,在这方面不断有呼声。 ”
在他看来,与杠杆过高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增长更具内生性,美国没有优质的增长。 他目前最大的担忧是“世界负实际利率”的现状。 “对我来说最危险的是,我们的实际利率太低了,甚至是负利率水平,将来都会给养老金机构这样的金融机构带来问题,那也会引发某种泡沫。 ”
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也在动荡中坎坷。
陈艾亚说,2000-2007年间,中国过分依赖出口,印尼过分依赖大宗商品收入,都很不平衡,现在这些经济阻滞都面临麻烦。
俄罗斯在危机中遭受了更大的损失。 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恩远指出,俄罗斯经济今年可以达到4.5%,但依然脆弱,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挫折,外汇储备减少、资本外逃、失业率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中国经济停滞的内外都有原因
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市场的领头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更是备受瞩目。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企业首席经济学家、董事彭文生社长认为,中国经济放缓的首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此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政策,导致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下降。 第二个是不动产。 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三是欧洲危机,国外国际外部诉求减弱。
针对这三个因素,中国已经进行了降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调整,发改委也在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在私营部门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薄弱的情况下,政府投资起到了补充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其实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息,一方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洲都柏林危机的变化,也是考虑到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有必要在放缓的过程中对政策进行微调。 这包括微调货币政策,增强对经济变化的适应性。 当然,外部环境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影响。 ”
张健华补充说,这样和起到的作用之一是可调整、完整的利率市场运行机制,能使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更顺利地进行。
那么,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出现了最坏的情况,如希腊退出欧元区,中国该如何应对?
汇丰银行董事长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欧洲经济危机加剧,例如欧洲负增长达到4.5%,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降至6%。
“不考虑欧元崩溃之类的情况,即使欧洲实体经济陷入比预想更深的衰退,例如1%左右的增长,只要中国现在的微调政策和其他政策力量结合起来,中国就能度过难关。 相反,在欧洲负增长达到4.5%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微调政策的力量不加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6%。 ”。 屈宏斌警告说,对中国来说,6%的经济增长所隐含的风险不容低估。
宏观政策的微调应更具可持续性
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该如何应对整个欧洲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停滞?
彭文生指出:“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握稳定增长与和谐结构的关系。” 他认为中国经济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控制房地产泡沫 因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许多问题都与过去十年左右的房地产市场扩张联系在一起。
面对市场对近期地方政府可能采取微调政策放松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彭文生表示:“我们必须看得更远。 显然,继续控制房地产市场,控制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持续增长的重要拷贝。 ”。
因此,一方面认为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整时,应该更加加强,至少要维持房地产调控的政策。 “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放松。 这个时候放松的话会向前倾斜,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 ”
屈宏斌也认为,中国需要着力于宏观政策,但要着力于这次刺激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吸取经验教训。 特别是考虑到欧美经济的停滞,并不是一两年就能恢复的,有可能会长时间化。
在这种情况下,他建议采取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寻找短期和长期效果的平衡。 以财政政策为例,在增加财政投入的方向上,如保障室建设、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学校建设等,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与民生相关的行业。
这样的投资在短期内有可能产生新的投资诉求,有助于经济增长。 但是,也有中长时间效果,改善了社会福利,有利于刺激费,延长了刺激效果。 这比投资桥梁建设和道路工程等短期效果更有可持续性。
陈艾亚同样指出,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必须调整增长结构,使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这样他们才能依靠自身力量而不是外部力量获得增长。
标题:“全球经济颠簸前行 新兴市场严阵以待”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