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1字,读完约2分钟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次中日韩首脑会议上,三国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被认为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终于进入轨道。 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已超过15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3,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相对落后。 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给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也将给三国间的产业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中日韩产业合作从“垂直”转向“水平””

在这次中日韩首脑会议之前,“第二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民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日本日中产学官交流机构、韩国贸易协会共同主办。 来自三国的商界和学术界代表围绕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三方代表普遍认为,经贸合作是中日韩三国关系最活跃、最有效的组成部分,也是三国关系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坚实基础。 通过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三国的比较特征将逐一发挥,贸易增长和产业合作的潜力将得到比较有效的挖掘。

“中日韩产业合作从“垂直”转向“水平””

论坛上,三国代表就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三方产业合作提出了多项建议。 代表们认为,未来三国应创新产业合作模式,三国之间的合作应从过去的垂直合作转向水平合作,合作要点应转向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等方面,三国应形成新的产业链,进一步扩大三国原有的市场。

“中日韩产业合作从“垂直”转向“水平””

近几十年来,中日韩已经建立了密切的产业链关系,第一个特点是利用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日韩产业转移到中国产业。 通过这样的转移实现产业扩张是相辅相成、扩大的产业关系,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日韩产业提供了商机。 在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三国产业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将推动三国市场的深入融合。 未来三国的产业合作可能不是原来单纯的产业转移,而是产业内的水平合作,以及新技术行业、新产业中的互补、共同创造性的合作。

标题:“中日韩产业合作从“垂直”转向“水平””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