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0字,读完约3分钟

结束上海访问后,5月8日,访问中国的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阿拉伯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大大、外交部长杨洁篪进行了会谈。 这是阿拉伯自去年7月就任以来首次访问中国。

习在会见阿拉伯时评价说,东盟是重要的地区组织。 他说,在当前形势下,东盟的作用更为重要,期待东盟更好地发挥在阿拉伯世界中促进中阿友好的“领袖”作用。

阿拉伯在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政治变革,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有必要加强协调与合作。

阿拉比还表示,希望中国能继续支持东盟对利比亚的调解计划,希望阿萨德政府能遵守停火承诺,落实安南的调解计划。 “但是,该行只是信息传递的交流,并不是要求中国向阿萨德政府施加压力。 ”

在过去一年的中东北非动乱中,东盟采取了积极行动,特别是在叙利亚政治危机的调解中。 目前,在东盟倡议下举行的联合国注意团正在叙利亚监督停火情况。 注意团里有两个中国的注意人员。

但是,中国和东盟在叙利亚的危机处理路线上有差异。 今年2月,东盟首次提出派遣联合国注意人员时,没有立即得到中国的确定支持。 但是,最终在安理会表决时,东盟提出的由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去调停并派遣注意人员的计划得到了中国的赞成。

“中阿日益“亲密””

调解计划提出后,中方邀请叙利亚政府和各反对派领导人访华。 在与阿盟秘书长阿拉伯会面的前一天,中海外交部长杨洁篪与叙利亚主要反对派之一“全国委员会”的代表加利温举行了会谈。

据媒体报道,5月7日晚,加利温前往阿拉伯住宿的钓鱼台国宾馆会面。 邀请加里温访华的外交学会向记者确认,加里温在北京的活动已安排好。

阿拉比没有确认这个消息,但表示在中国的外交努力下,安南的斡旋计划正在逐渐生效。 5月7日,叙利亚举行了改宪开放党禁后的首次议会选举。

除叙利亚问题外,中海外交部表示,阿拉伯正在与中国领导人讨论深化中阿战术合作关系和筹备即将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

分析师认为,在5月底举行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之前,阿拉伯与中国领导人的接触有助于了解中国对中东事务的看法。

今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海湾三国后,埃及、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的官员相继访华。

阿盟驻华代表处副主任哈菲兹表示,“阿拉伯之春以后建立的新政权,希望摆脱旧政权与美国和西方的联系,寻求与中国的迅速发展。”

哈菲兹说:“这些新兴国家有着改善基础设施的巨大诉求。 这是中国公司投资海外的好机会。 ”

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但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阿拉伯国家对中石油的出口上。

标题:“中阿日益“亲密””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