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4字,读完约3分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年会于4月19日进入第四天。 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内的187个成员国的财政和金融主管官员齐聚华盛顿,就国际金融经济管理进行协商。

围绕国际经济秩序的国家集团之间正在展开暗斗。 机构内的欧美势力想动员新兴国家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资,但不想积极扩大新兴国家的发言权,最终招致金砖国家的不满。

其一,美国政府至今未批准年imf份额改革,这比上次imf份额调整时晚了18个月。 这将影响新兴国家很快获得6%新份额的机会,以及中国坐在imf第三大成员国的椅子上的机会。

4月16日,日本宣布,参与出资的决策对新兴国家突然施加压力,其中中国压力最大。 路透社援引匿名官员的话称,中国已经承诺出资,金额接近约500亿美元。

imf共享改革的执行受到阻碍

4月16日,imf总裁拉加德欢迎日本政府向imf增资600亿美元。 日本是继欧洲各国承诺集体提供2000亿欧元后,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危机开始后的第二个加息的国家。

美国政府这次宣布不出资,在日本和欧洲各国参加出资的情况下,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行动压力激增。 拉加德当天表示,别忘了期待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出资,希望在春季年会上看到重大进展。

但是,在硬币的另一端,新兴国家的要求是出资和发言权的提高同时迅速发展。 但是,一年半前imf通过的提高新兴国家份额的改革决议至今尚未执行。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新德里金砖国家峰会上将改革挑战写入宣言,称“只有全体成员国有执行改革的诚意,imf第二轮融资才能成功。”

“金砖国家的宣言语气强硬,理由充分。 如果一个国家出钱却得不到发言权,那公平吗? 》华盛顿全球金融新规则集团执行负责人格里菲斯·格列佛( jo marie griesgraber )对记者说。

执行份额改革决议的首要阻力来自美国政府。 根据imf章程,此类改革不仅需要imf董事会的批准,还需要至少113个成员国政府的批准。 由于美国在机构中拥有17%的投票权,这项改革也必须得到美国的点头。

由于美国财政部没有向国会提交批准,因此无法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份额改革。 根据imf情报办公室发给记者的数据,截至4月1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70个国家批准了年度改革决议。 这些总共代表46.15%的发言权。

格列佛认为,不能说美国的不作为旨在阻止改革。 因为,美国政府担心申请会被国会否决。 因此,必须按决议,等待时机。

中国的选择[/s2/]

今年2月,中国财政部部长朱光耀在华盛顿表示,中国愿意考虑出资,但这必须是国际协调的行动。

日本媒体报道,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参加出资活动,金额接近日本的贡献。 中国政府没有证实这个说法。 本报记者当天未能致电imf总部中国办公室得到回复。

格里格勒伯从事国际金融秩序研究近20年,中国被要求为出资提出条件,决定自己出的钱的用途。

具体方法是将资金放入特别借款安排池,而不是放入通用货币池。 这个专用于专项资金的资金池将允许出资国和借款国建立双边借款协议。

“这样做有助于中国向imf施加政治压力,游说美国尽快批准年薪改革。 ”格里格勒伯说。

标题:“中国增资IMF“杠杆”遇阻 美国拖延份额改革”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