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5字,读完约3分钟
将“微软中国”打造为“中国微软”是微软中国过去几次作为家族高声倡导的战略,业内称“唐装舞”、“中国微软”为微软的“中国特区”
微软的“中国特区”始于唐骏时代。 因为不妨碍微软全球通行的“正规化战略在中国受阻”。 唐骏前,微软中国历代领导人在中国推行盗版战略,实现了包括吴士宏、杜家浜、高群模在内的微软总部给予的考核基准销售额。
4月14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大中华区高管团队变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辞职,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coo )范明轩调任微软英国总经理。
继任者都是外籍人士,目前担任微软德国副总裁的ralph haupter将晋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接替梁念坚的工作,微软英国总经理gordon frazer将与范明轩接班。
梁坚离职是因为销售业绩的压力。
微软在中国的销售比例与中国pc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不一致,是微软中国历任总裁无法与美国总裁谈判的问题,也是其最终离职的原因。
根据idc提供的数据,年第二季度,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15%,达到1850万辆,占世界市场的22%。 美国下跌4.8%,卖出1770万辆。
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市场。
与那个电脑市场占有率相比,微软在中国的收益能占多少? 在过去的20年里,在微软的美国总部,这是微软在中国地区的高管们望尘莫及的问题。 相对于22%的pc份额,微软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仅不足1%,pc份额超过美国,营收不足美国的5%。
梁坚上任,赶上了微软中国的“最糟糕的时刻”。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着“保护知识产权”不到位的指责,特别是在软件、音乐、电影等方面“保护知识产权不到位”的指责。 对此,中国政府开始推进长达10多年的政府、公司软件正规化购买。
2006年4月,中国领导人访美期间,除了访问盖茨的“未来小屋”外,还带走了正版购买的大名单。 中国本土4大pc制造商合作购买微软正版操作系统,其中TCL 2006万美元,同方1.2亿美元,方正2.5亿美元,联想惊人13亿美元。
陈永正上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是政府、央企正规化采购市场趋于枯竭。 唐骏以前,政府、央企等正规化市场是未开发的“富矿”,但经过唐、陈两任,正规化基本普及,变成了“依靠世代交替维持的贫矿”。
二是中国的个人电脑市场严重洗牌。 2004年末,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成为“全球企业”。 在市场基础上,目前中国以外的市场已经超过联想整体收益的80%,并且正在快速增长。 作为全球性企业,联想的代价是必须在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在内的全球规则下行动,而不是依赖中国本土知识产权的环境。
除联想外,方正pc业务被宏碁收购,宏碁是最早“全球化”的华人pc制造商。 另一方面,tcl等国内制造商的pc业务全线衰退,“正版预装的价值”不再是当时的。
梁坚接陈永正后,唐装舞失效,回到了打盗版的老路,但由于在“中国特区”战略上希望砍,所以打盗版并不强硬。 “洋教头”带班表示,微软完全放弃了已经卡住的“中国特区战略”。
标题:“洋教头带班:微软大中华区策略受阻”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