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8字,读完约6分钟
在4月10日结束的会议上,日本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至0.1%的水平,资产收购基金和贷款项目的规模也将同样维持现状。 市场对日本银行没有出台新的宽松政策感到失望,当天日本股市空占上风,日经225指数连续第6个交易日下跌。 一位经济学家表示,日本银行本月底将采取进一步的放松措施,以确保空之间。 但我认为,这反映出日本银行在出台新的宽松政策方面“左顾右盼”。
灾后重建仍然是最大推力
日本的货币政策历来是根据本国的经济变化进行调整的。 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日本走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之路。 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大地震,使得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更加困难。 年,日本经济可谓困难重重。 由于地震、核电站危机、公司粉饰决算丑闻、政局动荡,日本经济进入了第三个“失去的十年”。 日本公司形势也不佳,索尼、松下、丰田等顶级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下跌,企业产业链因震灾、水灾中断,生产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日本公司空缺,采取自律的态度,一些大公司至今仍在生产vhs磁带(磁带),两年前终于停止了磁带式walkman的生产。 这表明,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大企业仍沉浸在当年的荣耀中,在日新月异的通信、移动、电子融合的时代过时,也有被淘汰的危险。
今年的日本经济去年和“略胜一筹”。 美国经济复苏和费用反弹的形势,比想象中要好。 欧洲债务危机得到缓和,欧洲大国的增长动力也开始恢复。 新兴市场的诉求依然旺盛。 从目前的订单量来看,日本的出口形势应该比年初好。 最近的日元贬值对扩大出口商的利益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去年生产链中断,许多日本公司的库存急剧下跌。 补充库存将大大加快公司今年的生产增速。 关西地区关闭核电站的话,有可能会影响今年夏天的电力供给,但是生产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电力不足带来的今年的冲击会比去年明显小。
灾后重建是今年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目前,日本政府灾后重建资金大多已经到位,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也已经开工。 这可能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极大地刺激低迷的内需。 但是,重建项目在地方上也有点抵触。 遭受多重核污染的地区不一定适合居住。 据此,地方政府在资金的采用、建设选址上花费了巨大的费用而犹豫不决,延长了开工时间。 总而言之,灾后重建带来的诉求增加是今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新的缓和政策还在酝酿中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日本银行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1995年9月,日本无担保呼叫利率从1990年的6%降至0.5%,1999年4月至2000年8月期间为零利率。 尽管如此,日本经济陷入萧条,通货紧缩风险在增大。 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失灵的情况下,日本银行于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了“三大支柱”。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中,通过监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较高的经常账户余额水平来维持流动性的大量供给。 增加日本政府长期债券直接购买以保证流动性供给顺利实施以上方法的流动性供给在cpi恢复之前比去年同期呈正增长。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中止实施5年量化宽松政策,最终迈出了第一步。 在中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日本央行宣布设立通胀参考目标区间,将核心客户物价指数控制在0-2%之间作为货币政策的参考目标。 但是,好景不长。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将日本经济和金融拉入了深谷。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冲击,缓解日元升值压力,2008年12月19日,日本银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无担保呼叫利率目标从原来的0.2%下调至0.1%。 在降低利率的基础上,宣布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第一个措施是央行直接参与公司商业票据的收购,缓解企业现金流量的紧张。
去年的地震灾害和核电站危机使日本经济更加恶化。 之后,日本银行除了发行日本大震灾后的复兴支援贷款外,还直接购买国债。 这有助于日元下跌和利率上升。 今年2月,日本银行将55万亿日元的购买债务额提高了5万亿美元,设定了1%的通货膨胀目标。 这抑制了日元升值的势头,央行干预导致的汇率下跌可能不会持久,但至少对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来说,短期内将有直接帮助。 考虑到未来日本顾客物价增长可能会低于1%的通胀目标,下一步日本银行将在4月27日的会议上考虑采取额外的放松措施。 日本央行可能会考虑将资产购买规模扩大5兆-10兆日元,通过资产购买计划扩大购买政府公债的品种。
但是,上个月下旬,日银行长白川方明在华盛顿出席了关于金融危机和央行作用的公开讨论会,就采取积极的货币宽松政策应对危机的方法进行了肯定,指出“应考虑其副作用和局限性”,长期的低息政策会对整体的快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为低利率政策会促进一些行业的投资,但也有可能抑制对其他行业的资金供给。 他还警告说,长期的低息政策可能会带来“降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风险”。 随后,日本银行审议委员宫尾龙藏3月28日表示,日本银行的大胆行动可能促使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提高了投资者承担风险的意愿。 日本银行购买国债不是以将债务货币化为目的的。 日本银行将继续出台有力的放松政策以防止通货紧缩,必要时果断谨慎地采取政策行动。 但是,要警惕宽松政策的副作用,确保货币政策的公众认同度和灵活性,强调必须竭尽全力防止风险溢价推高国债收益率的状况。 看来,日本银行在出台新的宽松政策方面“左顾右盼”。 尽管如此,日本银行必须根据经济和物价的预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
标题:“日本推新一轮宽松政策“左右为难””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