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6字,读完约4分钟
四川自由贸易区川南临港区发布了许多新政促进了快速发展
4日,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区召开了人才和招商政策新闻发布会。 为了更好地建设优质自贸试验区,自贸区川南临港区在人才凝聚培养、港航物流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优化、总部经济构建等方面实施新政策。
在人才凝聚培养方面,着力建设四川省人才副中心。 根据以往的“聚集高层次人才的十二条措施”,发表了“紧急不足和实用人才引进激励”。 一是扩大人才认定范围,简化认定流程。 取得博士学位或航运物流、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全日制硕士学位的,或取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被认定为自贸区急需不足和实用人才。 设立人才服务在线单一窗口,为各类人才提供身份认定、待遇落实等专业服务。 二是加大薪酬支持力度。 对落地成功的急需不足和实用人才,给予相应的特别支援。 在自由贸易区获得中级、副高级等人才,将给予一次不重复的补助金。 三是简化外籍人才留用手续。 毕业一年以内的外籍优秀人才( B类),在自贸区管委会出具说明书后,可以直接申请外国人就业手续和就业类居留许可。 符合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经川南临港区管委会推荐,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 四是落实市场化引导机制。 对协助、支持引进急需、实用的人才到自由贸易区就业创业的个人、公司或者机构,给予引才奖励。
在港航物流的快速发展中,加快了自东向南开放通道的培育力度,立体全面开放了结构树,制定了口岸贸易系新政。 一是提高港口服务能力和便利性,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设零费用通关口岸。 对港口、保b在检验中产生的吊柜、移动柜、挖掘柜、重量费用,全额减免; 外贸柜消毒、熏蒸费用全额减免; 港、保b智能卡端口的维护费用、网络通讯费用将全额减免。 二是深入推进枢纽频道建设,加强定向支持力度。 东向:水运航线、公路通道补贴后,实现与周边港口水运同价,电梯船每周4班保障外贸货源和积分货源; 铁路线路补贴后,实现国铁地铁同价、进港铁路和装卸费用为零; 代货物箱发放补贴后,实现泸州港的相对竞争特征。 向南、向西:货物集中在泸州保B或港口,经公路或铁路运往成都陆港堆场继蓉欧班列(含中亚班列)后,经铁路装运——对广州——全球外贸货源和返程外贸货源,向物流通道提供补贴。 三是加大对功能平台的支持力度。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根据累计进出口货物值给予物流补贴,货物进出口卡费用全额补贴,免费提供保税仓库。
在金融服务优化方面,扩大了金融产业规模,激活了造血动能,提出了新政。 一是对新开办片区的各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开办和购买营业房租补贴,对金融创新做出较大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专项奖励。 二是以两免三分的形式基本支持金融机构的公司所得税和董事个人所得税的地方保留部分,为金融机构的董事本人和家属提供就业、生活等方面的便利。 三、高标准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创新风险分割、折价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金融服务等途径大力培育金融市场。
在融资租赁方面,除了可以得到上述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援外,还可以享受到很多特别支援政策。 协助融资租赁公司海外融资、开展海外租赁业务、设立特别项目专项子公司。
在总部经济建设中,大力培育总部经济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促进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扶持政策。 一、总部公司从认定年度开始,根据该年度公司所得税、已缴纳的行政事业性应领钱财的其他经营性税收地方留存较去年同期增加部分和个人所得税等,给予五年财政补贴。 二是根据公司实际注册资本,给予累计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开办补贴。 三是在办公用房、住宅、用地上给予支持或补助。 另外,对川南临港区做出特别贡献的总部公司以采取措施的形式予以支持。
信息显示,自贸区川南临港区除名运行以来,片区已经推进《总体方案》试点任务138项实施,复制自贸区改革经验164条,形成创新经验成果140项,其中全国首个16项。 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泸州市经济快速发展,片区新增注册公司4301家,注册资本384.16亿元,比原库存公司增加5.7倍。 (完) )。
原标题:四川自由贸易区川南临港区发表了许多新政促进了快速发展
标题:“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多举措助力快速发展”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