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大连改革开放初期的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今年6月9日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 大连市档案馆牢牢抓住档案证人改革开放的推进主题,举办主题鲜明、文案丰富、形式多样的推进活动,使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档案,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6月8日,“档案证言大连改革开放”专题展览和专题讲座在大连市档案馆举行。 在新馆一楼大厅,市民们通过130多件珍贵的文件、资料、照片、音像和实物,全面了解大连改革开放初期,全市人民怀着热情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变革,不断进行探索,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此次展览中最珍贵的是市档案馆首次公开展示的反映大连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文案的34个文件,涵盖了改革开放初期大连的行政区划、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友好往来等全方位的快速发展变化。 其中,被批准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实行计划单列,批准开发区设立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开展等,反映了对大连今后发展迅速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对市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开放城市贸易市场、旧权证取消、个体经营等政策的实施 许多参观者通过展览回顾了其难忘的奋斗历史,表示年轻人通过展览深刻了解了自己家乡快速发展的变迁,更加坚定了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决心。

“大连市改革开放初期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1980年,旅大市人民政府《关于工业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记载了当时撤销旅大市机械工业局,设立6个企业、5个总公司工厂和4个公司,在市经济委员会增设机械工业所的相关情况。 展示了大连飞马缝纫机联合企业和大连海燕自行车联合企业批准制作相关文件,当时成立了不同领域联合公司这一新的工业公司管理体制的情况,唤起了人们对缝纫机、自行车等旧的和旧的记忆。

“大连市改革开放初期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1984年5月8日《大连日报》报道,国家经济委员会决定在大连市举行国营公司厂长负责制试点,记录了1984年大连市全面试行厂长负责制的情况。 当时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公司,厂长有权指定副厂长,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免审。 到1986年,大连全面扩大了以搞活大中型公司为中心的厂长责任制,237家市局属以上全民制公司实行了厂长责任制,各项配套改革相继展开。

“大连市改革开放初期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20世纪80年代从旅大市变更为大连市的档案中记载了大连行政区划名称发生的理由。 也就是说,旅大市的行政名称从1950年开始采用30年,而国际国内采用的地图、来往信函电报分别采用旅顺、大连,辖区内的车站、码头厂矿公司名称也采用旅顺、大连。 为了处理行政区划名称与实际名称不一致的情况,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旅大市变更为大连市。

“大连市改革开放初期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1978年旅大市对外开放机构调整的文件反映了市委根据当时一点点的形势变化,调整了对外开放机构的增长情况。 1977年,旅大接待外宾5825人,预计1978年将超过1万人。 基于这种情况,大连油泵油嘴厂、南关岭公社姚家大队、大连第24中学等10个单位增加为对外开放单位。 记载改革开放初期大连市首家中外合资经营公司、东北地区首家租赁公司成立过程的相关文件也在此次展览会上展出。

“大连市改革开放初期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此外,市档案局和市档案学会还邀请了原《大连开发区报》副总、老媒体王国栋发表《改革开放40年大连开发区的原点、节点和亮点》,使听众全面了解了大连开发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历程,200多人听了这次讲座。

原标题:大连改革开放初期的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标题:“大连市改革开放初期珍贵档案首次亮相”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9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