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去年,随机调查了3万7900件环境违法问题

环境执法是随机的,一旦公开,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 生态部日前通报称,全国所有市、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约81万家污染公司的新闻入库。 年,随机抽查发现环境违法问题3.79万件,并进行调查; 对特别监管对象的监管频率达到1.39次/年。

“2017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达3.79万个”

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生态环境部表示,目前,以全面转变执法理念为目的,全面建立月度安排、定期通报的就业制度。 据生态部介绍,去年,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共设立污染源监管动态新闻库2960个,覆盖污染源公司80.95万家。 设立环境执法人员新闻库2428,入库环境执法人员4.68万人。 年,全国日常环境执法共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法进行执法检查63.26万件,经随机抽查发现环境违法问题3.79万件,新闻抽查情况迅速向社会公开。

“2017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达3.79万个”

据生态部介绍,山西、山东等省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鉴定考核制度,制定了具体的就业细则和年度就业计划,并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完善、细化。 北京、内蒙古等省在行政区域内建设统一、共享的随机抽取系统,在计算机后台自动随机选择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杜绝双随机人为干扰。

“2017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达3.79万个”

并在各地利用大数据观察公司环境污染程度、违法情节、环境风险不同等级,其中常规污染公司71.57万家,重要污染公司7.72万家,特殊监管对象1.66万家。 生态环境部表示,不同等级比较的公司监管频率也不同,特别监管对象的监管频率最高为1.39次/年,常规污染物排放公司监管频率最低为0.48次/年,要点污染物排放公司监管频率为1.17次/年。

“2017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达3.79万个”

生态部认为,这种监管模式更加科学公正,节约执法资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目前,一些地方环境执法的双随机化、公开事业中,还有一些执法事项尚未完全纳入双随机化,公开监管范围、抽查新闻披露不足、污染源动态新闻库更新滞后,个别地区差异化监管事业尚不完善

与这些问题相比较,生态环境部认为,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环境监管执法的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按月制定时间表,定期通报业务进展,指导和督促地方搜索不足,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的全覆盖要求

的标题:去年随机调查了环境违法问题3.79万件

标题:“2017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达3.79万个”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