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来自北京的20套声纳电子眼上岗五环内的违法警笛将被罚
汽车随便鸣笛让很多市民深恶痛绝,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殊不知,按照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在城市范围内鸣笛是违法行为。 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交通管制部门获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汽车喇叭违法行为的取缔,交通管制部门根据前期试点,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启用20套声纳电子眼违法喇叭拍摄设备,正式拍摄违法喇叭车辆 今后,如果司机随意违法鸣笛,将面临100元罚款的处罚。
新设备的工作专门逮捕乱鸣笛车辆
海淀黄庄路口是启用声纳电子眼非法警笛摄影设备的最早道路之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个十字路口,看到警察和工作人员正在最后调整设备。 记者发现,员工旁边站着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拍摄的违法警笛车辆的车牌号。
市交管局科信处副科长刘冬告诉记者,该设备主要由声纳电子眼和电子显示屏两部分组成。 非法喇叭车辆‘ 一旦声纳(上面的照片)被拍摄下来,立刻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非法车辆牌照。 另外,电子眼的装置探头与警察执法系统联动,将违法的喇叭口车辆的喇叭口行为证据与警察执法系统同步进站,交管部门将通过现场以外的执法方法对违法的喇叭口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增加高科技确保准确识别
刘冬解释说,声纳电子眼系统由声阵列采集装置、高清摄像机、数据采集装置、声源自动识别系统、led电子显示屏等组成。 由于汽车喇叭的声音类似指纹,所以每辆车的喇叭频率不同,各有独特的音响。 声纳电子系统可以通过声音阵列采集装置采集非法警笛的声音信号,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车辆的图像信号,分别传输到声源自动识别系统进行声源定位和图像的自动拍摄识别。
因为路面的声音环境多而复杂,刹车声、发动机声、轮胎噪声等环境噪声干扰多,设备识别的精度令人担忧。 刘冬表示,该设备能够智能排除上述干扰因素,不会将环境噪声与汽车警笛混淆,能够从噪声中准确提取喇叭声。 该装置已经过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可以保证拍摄的准确性。
汽车喇叭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驾驶恶习,不仅会造成很大的噪声污染,还会严重影响道路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损害北京的城市形象和精神风貌。
其实,北京禁止城市鸣笛的历史由来已久,2001年北京市规定禁止汽车鸣笛的范围从三环扩大到四环。 到了2007年,交管部门发布了将汽车消音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五环以内的通告。
虽然规定已经制定,但是由于乱鸣笛听不见的特点,证据往往难以固定。 交通管制部门表示,迄今为止对这一违法行为进行调查的,只能依靠执勤警察的人工评价。 即使看清了目标,司机也不承认,或者缺少有力的证据,调查非常困难,是警察路面执法面临的难题。
学校周边等的点监视
去年6月,北京交管部门启动了汽车违法警笛捕获设备的建设工作,在协和医院西门安装了本市第一台违法警笛捕获设备。 目前,市内20套声纳电子眼的非法警笛捕获设备全部安装并正式采用。
根据相关规定,从今天开始,在奥运会内行驶的汽车,如果被鸣非法警笛拍照将面临100元罚款刑。 交管部门表示,今后将继续增加非法警笛卡因设备的数量,重点是设置在市区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学校、医院周边等。
必须注意的是,禁止鸣叫不论频率和长度,根据规定,只要按喇叭,无论按多少次、按多少次都是违法的违规行为。 刘冬警告司机,遇到堵车等情况鸣笛不仅没用,反而会让人烦躁。 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用灯光提醒。 毕竟,小心地慢慢走是保障司机和行人安全的最好方法。
北京晨报记者黄晓宇/文
原标题:北京从今天开始鸣响20套声纳电子眼上岗五环内的违法警笛将受到惩罚
标题:“北京市今日起20套声呐电子眼上岗 五环内违法鸣笛将被罚”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