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54字,读完约5分钟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余本林15日在第111届中国商品交易会期间召开的以“扩大中美经贸合作”为主题的国际市场论坛上表示,美国正在加强贸易执法力度,未来我国新兴产业将成为压力的要点。 近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呈现出调查结果引导性和规则随意性越来越明显、国会兴趣高涨等新优势。
余本林介绍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很突出。 2007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救济73起,涉案总额103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数量和金额的16%和28%。
最近,美国涉华贸易救济措施激增。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公开新闻的初步统计,这一个月来,美国涉华贸易救济措施达11项。 作为最近的一个例子,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3日初认定中国不锈钢水槽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决定继续对此类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接着,在3月底的一周内,美国相继对中国的金属硅、晶体硅螺栓电池、钢制车轮、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太阳能发电产品做出了6项贸易救济措施裁定。
除此之外,近期有外界消息称,美国国内产业开始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进行调查的呼声很高。 这一消息令我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担忧。 生产出口汽车零部件的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业务代表陈琳在《经济参考报》记者中表示,北美市场占所有集团出口总量的70%,每年对北美市场的出口额超过1亿元。 “目前,没有从美国顾客那里听到‘开始调查’的消息。 如果真的开始了,企业一定会受到影响。”江淮汽车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将密切关注美方的相关信息。
贸易救济案件数量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 业内人士普遍解体,近期最值得关注的行动有两个。 一个是美国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的设立,另一个是美国议会反补贴法的修改。 这两个行动有着深刻而长期的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执法机构的成立发出了加强美国对华贸易执法力度的强烈信号。 并且,在联邦法院判定美国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补贴措施违法之后,美国国会立即开始了立法程序,迅速完成了反补贴法案的编纂。 这表明了美国在贸易层面向中国施压的决心。
专家认为,近期中美贸易摩擦频发,除了美国大选年、世界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外,重要原因还有两国经济和转型引发的竞争和冲突不断增加。 当前,中美两国经济转型,双方贸易关系从以互补性为中心向竞争扩大,贸易摩擦范围不断扩大。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研究部研究员隆国强表示,美国为了尽快恢复经济,重振本土工业,出台了全面的经济刺激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项目、智能电网、环境保护等是投资重点 而且,中国近年来也在以类似的方法迅速发展类似的产业。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中国产品和美国本土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中美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中心转移到更多的竞争上。 美国不希望中国公司和产品进入过于致力于培育的产业。 这意味着美国将在竞争规则和贸易规则上制作副本。
中美同时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也决定了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优势。 余本林说,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一些新的优势。 从相关产品来看,目前先是钢铁产品,然后是化工产品,但调查点也开始转向新能源等产品。 美国的制造业重整计划和我国高端制造的快速发展计划重叠,双方的竞争加剧,从市场份额逐渐向核心技术延伸。 可以预见,美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同一产品的调查力度,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新兴产业的全球布局和产业效应。
从调查方法来看,“双重反转”成为了最重要的方法。 对中国公司来说,双反调查的最大问题是最后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累进税率,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负担,也加大了应诉的难度。
另外,美国调查结果的引导性和规则的随意性越来越明显。 年末以来,美国不断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增加了我国公司的应诉难度。 以反倾销政策调整为例,此前美国长期采用印度作为我国替代国,从年开始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为替代国,这些国家的人均gdp约为印度的2-6倍。 反倾销调查的核心是价格比较,美国为调查打开了一扇门,我国公司必须承受高额的税率。
除此之外,美国议会对中国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余本林表示,美国国会于今年3月迅速立法,批准美国商务部对其他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在美国司法审查中非常罕见。 此外,美国国会经常通过写信召开听证会等方式,要求行政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说:“今年是美国大选年,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需要高度关注和警惕。”
标题:“大选年 美涉华贸易救济措施激增”
地址:http://www.s-erp.net//sddc/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