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8字,读完约2分钟
内蒙古达拉特旗:昔日沙漠的风干圩梁变为风水宝地
【记者赵永厚李爱平】改变家乡,让穷人住新房子,让沙漠变成良田。 赵智强谈论自己的梦想时,非常兴奋。
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库布奇沙漠附近的治沙公司负责人哀叹说,梦想已经初步实现。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和他的父亲赵永亮探索在库布的沙漠沙区治沙、治贫的成功经验,在鄂尔多斯地区治理沙漠100万亩,种植沙柳300多万亩,增收12万农牧民致富。
中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给赵永亮的信中认为,东达蒙古王集团从事着一项伟大的事业。 林、草、沙三业相结合,开创了中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实现了农工贸易一体化的产业链。
赵智强父子治理的沙漠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当地风水梁,这个地名被当地人称为风干圩梁,是狂风大作、黄沙遍野、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 2005年初,赵氏父子大胆提出要把住在鄂尔多斯恶劣环境地区的农牧民搬到风水梁,让他们安居乐业。
赵智强表示,经过沙漠治理,曾经的风干圩梁成为日月新日,变幻莫测、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中国沙漠城市,成为富民安居、投资创业的乐土。
这里将投资200亿元,建设人口12万人、年产商品煹兔2500万只,建设生态种养、商贸物流、高新技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链合一的生态型、环保型、科技型、节约型的中国沙漠第一城 赵智强说。
不仅如此,此前东达蒙古王会长赵永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介绍,从1998年开始,公司投资超过7亿5000万元,在库布的沙漠建立了30万亩沙柳基地,辐射周边沙柳种植近300万亩。 目前,公司建立了8个种植基地,种植各类苗木3亿多株,在沙漠中建设了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年后,该公司总投资5.80亿元,全国首个年产10万立方沙柳刨花板项目也已完成,比较有效地消化利用了平茬后的沙柳资源,使官井、乌兰壕等周边村民全年增收35万元,建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
赵智强表示,目前冯梁已形成煹兔500多万只、水貂、狐狸、貉子4万只的养殖规模,煹兔养殖户年收入超过57万元,大户型超过10万元。 公司成功培育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冯梁燝兔,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有机认定,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名优特产品等多项荣誉。
关于治沙公司的未来,赵永亮和赵智强父子的口头禅是,通过治沙实现产业脱贫、异地转移、生态脱贫、教育快速发展、脱贫、优势脱贫 (完) )。
原标题:内蒙古达拉特旗:昔日沙漠的风干圩梁变为风水宝地
标题:“达拉特旗:昔日沙漠中的“风干圪梁”变风水宝地”
地址:http://www.shjspa.com/sddc/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