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向中国金融业送上“大礼”。 伦敦金融城政府昨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中英双方在包括人民币与英镑直接兑换在内的多个金融合作行业达成协议,中国向英国提供了8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初始配额。 英国将谨慎地允许监管局或中国各大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经营批发业务。
根据英方的解释,准入限制放宽后,中国各大银行可以直接在英国设立分行,与英国各金融机构和公司直接往来。 这项措施生效后,中英之间的投资和贸易便利性将大大提高。
对此,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 mark boleat )在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强烈欢迎”。 “我们欢迎英国政府为保持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而做出的努力。 这些措施将帮助伦敦成为世界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
“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伦敦开展业务。 这符合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英中两国金融合作的进一步进展。 ”包墨凯表示,“伦敦金融城致力于推动和鼓励英中双方政府与金融监管层的对话,此次双方达成的许多共识是双方金融合作的积极一步。 ”
“礼物”背后的理由
送“大礼”,不是什么都不求。 如果有解体,伦敦被认为正在寻求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事实上,伦敦已经成为除中国香港外,人民币交易、结算最发达的金融中心。 根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英国大使馆获得的统计数据,除中国内地、香港外,全球62%的人民币交易在伦敦完成,28%的国际人民币支付在英国进行,超过新加坡。
今年6月,英格兰银行已与中国签署2000亿元货币互换协议,比欧洲央行3500亿元货币互换早4个多月。
伦敦前副市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翰·罗思义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人。 15日,中英双方达成协议,他认为所谓英国投资者用人民币直接投资中国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取决于英国企业和投资者是否愿意在中国的规定、条款下投资,但其中的不确定性是
批发业务是最大的突破
此次英国财政部长访华的大礼真正途径是被允许开设中国银行(行情、问诊)业或“批发业务分行”。 罗思维认为,“这将使中国各大银行轻松地采用本银行的资源,同时批发业务的金额更大。 这对中国的银行领域有重要意义,也是英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转变。 ”。
一个需要观察的细节是,英国提供的政策不是“子公司”而是“分行”,这与中国的银行领域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迄今为止中国银行领域在海外迅速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各银行是作为“子公司”运营还是作为“分行”运营。
在中文中,现在中国银行等伦敦机构被称为“分行”,但在伦敦的监管体系中,“子公司”与伦敦当地银行的性质相同,受到非常严格和繁琐的监管。 关于外资银行的“分行”,伦敦的监管非常宽松。
除了来自伦敦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如果说“外资银行分行”,中国的银行将在伦敦的分公司接受来自中国总部的监管,并得到中国总部的各项支持。 如果是“子企业”,就不能从中国大银行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背靠大树乘凉”,只能在伦敦高度成熟的金融体制中,独立披荆斩棘。
伦敦的金融地位是独特的
一位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在银领域的海外快速发展非常困难。 而且去年,中国在伦敦四大银行工农中,联合向英国财政部发出了“措辞严厉”的抗议信,表示将把欧洲业务中心从伦敦移走,重新投资卢森堡。
卢森堡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中国几家大银行的欧洲总部设在卢森堡。 “中国的银行领域在英国的迅速发展困难,面临很多障碍,但卢森堡为中国提供了平等、公平、开放的环境,中国的银行领域利用卢森堡作为欧盟所在地等各种政策优势打开欧洲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市场。 ”
除了“分店”这一重要变革外,“批发业务”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在西方银行领域,将银行领域的业务分为零售银行领域的业务和批发银行领域的业务。 批发银行领域业务的首要客户对象是大公司、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常金额很大。
以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的英国子公司与伦敦分行并行运营,具体分工为:英国子公司从事个人金融和企业金融业务,伦敦分行从事批发业务。
当然,中国可能不会享受“专宠”。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朱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英国对中国的优惠政策不仅应向中国的银行领域开放,也应向世界各国开放。 因为英国的要点不是中国的银行,而是人民币的国际化。
伦敦最明显的特征有三个,朱宁解体,法律体系成熟,监管依据明确,财富量大就是因为这个风险分担性高。 从伦敦漫长的金融中心历史来看,伦敦拥有完善、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也是最不完善双重征税的金融中心,而且伦敦不在欧元区,不需要欧盟繁琐、矛盾的多个监管依据。
标题:“英财长访华送金融“大礼” 放宽对中国银领域的准入限制”
地址:http://www.s-erp.net//sdzf/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