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两年后,光伏产业走向复苏。 在以华南地区“光伏之都”为目标的广东省河源市,经过4年的快速发展,至今仍游走在全产业链整合提升的野心和贫困之间。
“由于领域不景气,光伏产业也受到了冲击,影响了我们布局整合的步伐。 ”河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副主任朱小强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
但是,恶劣的大环境没有影响这座光伏新城的野心。 终于在最近的9月,广东省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亲自到河源汉能薄膜太阳能基地实地考察,试图以此为样本在广东省内大力宣传光伏产业园的可行性。
对于广东省的太阳能发电产业来说,河源承担着旗帜的作用。 拥有4亿吨太阳能发电产业原材料之一的超白色石英砂,河源于2009年大力布局太阳能发电产业,实现全产业链。
但是,河源光伏产业目前正在经历阵痛。 龙头公司汉能的快速发展不如预期,对当地产业的拉动和辐射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产业规模和产业集聚还只是“初级”。 更不自然的是,当时被称为华南最大的光伏发电所的广东省国华河源光伏发电所(以下简称国华发电所) ) ) ) ) ) ) ) ) ) ) ) )陷入长期的赤字,运营方为了弥补发电所的赤字而从事农业栽培的副职
“这些问题都很棘手,必须尽快处理。 光伏产业整合速度过快,如果河源不能快速突破,国内一些光伏大省将会复苏,市场结构确定后,形势可能会更加不利。 ”。 中投顾问能源领域研究员任浩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
另外,《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近日也在河源采访中发现,当地政府对目前的情况有些担忧,进入今年以来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推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华发电站:只要发电就会损失
国华电厂位于河源东源县顺天镇大坪村,资料显示,该电厂由42976个电池模块、32台逆变器、160个集水区和32台直流防雷配电板组成32个250kwp光伏发电单元系统,就近纳入河源电网
2009年底,广东国华新能源投资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国华企业)宣布将投资2亿2009万元的国华电厂开工建设。 一年半后的年6月,该电厂建成并正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为8100kwp,是当时华南地区单体最大的太阳能电站,一时引起业界的关注。
同样遭遇了近两年的寒冬,不同的是,今年以来,许多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再次点燃光伏电站建设热潮,被认为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西北地区成为资本追逐焦点时,在遥远的华南地区,国华电厂陷入了赤字泥潭。
“我们没有感觉到领域的变暖,发电站现在也是赤字。 》国华电厂总工程师左力斌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白。
与同行者不同,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发电站与农业开发捆绑,院内养鱼种了柠檬树。 “我们正在大力培育这些农业项目。 虽然现在还没有收益,但我希望将来能盈利,补贴发电厂所需的日常开支。 ”左力斌说。
左力斌表示,国华电厂目前每月发电量在四五十万度之间,每月20余万元,年收入200余万元。 该电厂的实际投资额略低于当初的投资额,约2亿元出头,电厂建设获得近1亿元的国家补贴,当初预计的上网电价约为1.2元,而现在只有0.52元。 左力斌表示,中国企业每年将额外拨出相当于发电收入的资金,即200多万元用于电厂的运营维护。 “发电价一元多一次,并网五毛二,每发一次电就要损失一次电。 ”
究其原因,左力斌认为,除了网费过低外,政府补贴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广东省对太阳能发电站的支援政策比其他太阳能发电省少,除了发电站建设国补助金的50%外,我们几乎没有得到其他补助金。 ”
根据当时的相关政策,太阳能发电站有两种补贴方法。 即发电厂建设补助金和电费补助金。 运营者只能选择其中一方。 中国的企业选择了前者。 因此,目前网络电价只有0.52元。 不是第二种方法的1.15元。 一方面补贴比其他地区少,另一方面国华电厂的发电价格比同行稍高,也被认为是长期亏损的重要原因。
据熟悉国华发电站的人说,该发电站在最初购买设备时也遭遇了“不测”。 “那时设备价格很高,产品总是出故障。 因此,中国企业拖欠对方费用表示“惩罚”。 之后,我有点不高兴。”
左力斌证实了设备高故障率的说法。 他说,这是目前太阳能电厂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华电厂的问题更为突出。 除了支付日常20多名员工的工资外,还花了大量资金修理发电站设备。 随着设备保修期的结束,这笔费用进一步上升。 如果这些因素不改善,国华电厂几乎不可能实现盈利。
此外,与日照丰富的西北地区相比,华南劣势明显,这也是国华电厂快速发展的一大天然桎梏。 据左力斌估算,如果国华电厂设在西北地区,年发电量可以上升60%以上。 但是,不自然的一点是,在现有的发电价格和电价政策下,发电量越大,损失就越大。
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全国企业的未来前景。 左力斌表示,企业最初在建设光伏电站时,更加重视领域的社会效益和快速发展趋势。
他说,随着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的成熟,太阳能电站的制造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如果电价补贴加大,市场空之间仍将很大。 关于国华电厂的未来,企业表示要谨慎扩张,继续立足河源,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走分布式发电之路,就近联网。
但是,左力斌也有担心。 “首先,并行网还存在障碍,手续繁琐; 其次,走分布式发电的道路,我们面临着与电网巨头的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公司需要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电费的征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
对此,河源经信局产业技术科科长谢伟东表示,当地有关部门不会放弃对国内电厂的支持,未来将免费提供大型屋顶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
求解缺位的产业凝聚
对于国华电厂的困境,任浩宇并不意外。 “广东地区光伏电站的建设适合经济水平、产业聚集度更高的珠江三角洲,河源还不具备快速发展大型光伏电站的条件。 不能只强调全产业链覆盖,盲目上马。 ”
河源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国华电厂的损失。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调查显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战役,产业聚集效应不足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和汉能、中晶、旗滨等几乎没有业务。 ”左力斌说。 另外,走河源光伏产业龙头非晶硅薄膜技术路线的汉能与该城的中晶、旗滨之间没有接点。
这个说法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认可。 “我们涵盖了光伏产业的上下游,但产业规模还很小,产业融合还存在问题。 ”谢伟东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坦言,除尖端石英砂开采加工外,河源光伏发电公司仅有10家。 据估算,今年上半年,河源光伏领域产值约20亿元,每年石英砂开采量只有五六十万吨,用于光伏玻璃原料的只有十几万吨。 “数据难以统计,领域集中度不高。 ”谢伟东说,数字虽小,但意味着在迅速发展空之间巨大。
作为光伏产业的后来者,国内一些以前流传下来的光伏重镇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河源借鉴。 江西基本上以赛维ldk为中心进行产业整合和布局,区域内其他公司基本上依靠龙头来谋划技术和市场,与之相似的是尚德所在的江苏。 另一种模式来自浙江,该省光伏产业以中游零部件和电池为主,不同于前面提到的两块土地,是产业园模式,地方政府意识到将公司凝聚在各产业园,形成强烈的融合关系。
“当时,配置太阳能发电产业时,没有在河源找核心公司和产业园。 以前和现在,汉能提倡的薄膜太阳能不是市场的主流。 将这样的公司安排在最前面,对产业链的整体规划来说难度很大。 另外,河滩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光伏产业园区也是个瓶颈。 ”。 根据任浩宇的解体。
“既然把汉能选为龙头公司,就必须以它为中心进行拷贝。 ”一位不愿指名道姓的业内人士指出,以核心公司为中心进行产业链整合已成为河源光伏产业突围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河滩当地政府也看到了这个软肋给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利。
“我们的产业融合还存在问题。 例如,中晶没有使用汉能的胶卷。 当然,这是因为两家公司的技术路线不同。 汉能的薄膜太阳能由于购买率低,市场接受还有一个过程,但我们相信公司的前瞻性。 薄膜用途非常广泛,所以也可以用于建筑材料和玻璃等。 未来,我们将以汉能为中心进行一点必要的产业链整合,从招商引资政策入手,寻找能与汉能配套融合的公司,在资源配置、财税支持等方面多方面支持公司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谢伟东说。
前述业内人士指出,薄膜太阳能电池存在光电购买率相对较低、稳定性差的缺点,但这一缺点逐渐扭曲。 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先进的薄膜电池板转换率达到15.5%,稳定性瓶颈也得到比较有效的缓解。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与晶体硅电池板平均17%的转换率的差距将大幅缩小,其特点在于更便宜的价格。
“规模小并不可怕。 恐怕无法实现产业比较有效的融合。 ”任浩宇表示,以汉能为中心整合产业链,完全利用珠三角庞大的太阳能市场,走精专道路比全产业链模式更安全。 因为,在整合速度非常快的光伏行业,江苏、浙江、河北等光伏大省一旦复苏,对后来者河源非常不利。
在他看来,河源光伏产业追求全产业链未必是个好选择,“有所作为”可能更适合这个华南光伏新城。
“与江浙沪相比,广东地区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通常,但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好,未来是光伏下游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发展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巨大,河源的及时部署具有很强的战术眼光,但迅速提升了地区制的制高点 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任浩宇说,如何充分利用石英砂资源很重要,不一定要把自己的资源完全消化在当地,要打破地方的封闭格局,背靠珠江三角洲这个大型市场,打造区域性的光伏重镇
“光伏之都”突围的道路还很远
其实,河源“光伏之都”的梦想轨迹上,深深地打上了“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汉能”、“光伏冬季”的烙印。
河源位于广东东北部,东江上游,资源和交通特征比较明显。 快速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弯道超车? 河源最终选择了手机生产、机械制造、新能源。 由此,诞生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关于相中的光伏产业,朱小强一方面解释说是源于河源储量丰富、质量优良的超白色石英砂、石英砂系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另一方面,新能源太阳能发电符合河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思路; 此外,汉能的老板李河君是河源有名的乡贤,在家乡投资是理所当然的。
“汉能有可能成为光伏领域的黑马,但也不排除汉能开花。 因此,河源面临的压力与光伏巨头塞维ldk所在的新余、尚德所在的无锡非常相似。 万一为了引进而费尽心思的龙头公司倒闭了,其产业配置基本上就会宣告失败。 ”据业内人士分析,但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汉能的处境不如预期,但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尝到甜头后,河源加大马力试图胜利追击。 遗憾的是,光伏领域在冬季出乎意料地到来。
“汉能进军后,我们也谈了其他项目,但是由于大环境不好等多种原因合同的项目都搁浅了。 ’朱小强在言语间还感到非常遗憾。
汉能在河源签订合同一年后的年11月29日,对外宣布首付60亿元,全年超过100亿的恒泰豪太阳能发电项目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但是,第二年上半年,光伏领域的大环境迅速恶化,迄今为止严重的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投资者经过仔细研究,宣布河源项目紧急刹车,没有更多。
没有独特的人。 据谢伟东介绍,几年前南玻集团也曾与河源方面讨论投资事宜。 但是,由于双方想法不一致,没能一起去。
朱小强将这种变化归咎于领域大环境的突变,光伏领域冬季河源在整个产业链布局中放慢了步伐,事实上,作为龙头的汉能也同样不自以为是。
朱小强表示,汉能基地第一期建设基本竣工,设备于去年年中完成调整。 不巧,由于欧美市场利益空的打击,以海外市场为中心的汉能近一年多来只是小规模的试模,到现在为止产能还没有真正释放,首要承担金太阳示范工程,河源基地的快速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期待。
但是,河源并未因为眼前的困境而停止光伏产业的配置和支援,今年以来,河源采取了多项措施震动光伏产业。
以招商引资为例,今年初,河源东源县根据市级布局,在硅产业园引进硅微粉加工、光伏玻璃生产、石英板材生产等石英砂深加工及上下游公司共计60多家,合同投资总额超过70亿元。
但是,尽管目前大企业只有一家汉能,产业规模尚小,产业聚集度还很低,河源方面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动员越来越多的资源,以求早日破解。 但是,方兴未艾的广东省光伏之都,如何在新领域的变迁中突围,需要做的还不止这些。
标题:“电站靠种树养鱼平亏 广东河源光伏全产业链模式入误区?”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