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一个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调查会,企业董事长信心十足地表示,企业做政府订单是第一位的,下半年各地政府订单将增加,企业业绩将大幅释放。
但是,从这家企业的一季度报告和半年报告来看,现金流是负的。 这是因为企业没有收回大量的账款,政府背了很多债。 说得更深一点的理由,是因为信用紧缩,土地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减少,不能像以前那样花大钱了。
这家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是向政府提供相关的it设备,由于政府部门要求刚性,企业业绩的增长也得到保证。 而且,由于不用担心政府部门支付不起,企业的坏账几乎为零。 但是,由于同行的竞争对手不少,如何下单已经成为了考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中有很多与政府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如园林设施、安防、军工、会议设备、市政施工、节能环保等。 在稍微细分的行业中,以政府订单为目标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有主要业务。
从投资者来看,这些接受政府订单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有保障。 因为就算政府有钱,也不会赖账。 而且,政府没那么“吝啬”。 本来政府的支出就是公务费,有发言能力的人为了“小金”不能和上市公司谈判。 这样,因为有政府的帐,所以不在乎毛利率不高,不在乎赚钱。 这样的企业不投资,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好呢?
但是,为什么上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现金流是负的呢? 因为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减少;贷款政策收紧,地方政府贷款步伐、投融资平台扩大也放缓。 总之,地方政府的腰包至少没有持续出去。 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政府的订单有可能一点也不能正常回收,政府不会不返还,但是会延期交付。 而且,由于财政收入减少,政府的订单也会减少。
很多做政府订单的上市公司,企业的创业者都有很深的政府人脉关系,或者企业隶属于相关部门的下属企业。 这些上市公司能够不断接受政府订单,除了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外,在“公关”方面的处理也不容忽视。 这种中间阶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不仅有商业游戏规则的成分,也有不少贪污腐败的色彩。
例如,一家白酒公司迄今为止业绩增长很快。 最大的原因是政府庞大的三公费用得到了支撑。 如果三公的费用被禁止,严厉打击贪污,这样的白酒公司的业绩会明显下降,股价的下跌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的白酒公司并不一定在市场营销时为了中标而进行公关活动,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官员的费用,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的政府订单。
接受政府订单的公司看起来业绩增长很稳定,但其实不然。 无论是一点点的新技术、新技术、新能源上市公司,还是属于所谓的成长股,如果依赖政府订单,经济下滑,政府收入减少,打击贪污腐败,这些上市公司的政府订单也会减少。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公司和周期股一样,无法抵抗经济周期的变动。
标题:“拿政府订单 业绩也得看周期”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