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用财务手段调整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并不新鲜。 但是,像*st金泰那样,尽管住宅建筑物在10年前被大股东拆除,但有账面价值计入折旧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得不震惊投资者。 “如果企业不自己说,谁也不会知道! ”会计师叹息着。
针对* * * ST金泰这一情况,一位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如果会计差错严重,企业有虚假陈述嫌疑。
由于会计错误而揪陈芝麻
8月7日,*st金泰发布公告,纠正并追溯前期会计差错。 订正的复印件包括税款滞纳金、社会保险滞纳金、固定资产房屋核销建筑物等三个方面。
关于税款滞纳金,他解释说,企业因财务困难未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企业估算了过去因税收不足而产生的滞纳金。 根据测算结果,截至去年3月31日,企业因纳税不足而拖欠的款项约为1920万元。
同样,由于财务困难,*st金泰尚未及时向主管社会保险部门缴纳社会保险费。 据推算,从年7月1日至年3月31日,企业及控股济南恒基制药有限企业未支付社会保险费发生的滞纳金约为275万元。
与上述两笔未付费用产生的滞纳金相比,在会计差错变更中,最严重的应该是核销固定资产。
据企业介绍,截至去年3月31日,企业金宫山庄4幢住宅建筑物账面价值约2246万元,累计折旧约1024万元,账面价值约1223万元。 但是,这4件住宅建筑物不仅长时间不掌握在上市公司手中,而且早就被拆除了。
2003年1月7日,*st金泰控股股东变更为北京新恒基投资管理集团后,这4座住宅建筑物一直由企业原大股东管理,企业没有实际管理这4座住宅建筑物。 同年,上述4件房屋建筑物被企业原大股东开发拆除。 根据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权属主张已超过诉讼时效,为准确反映企业资产情况,企业按照《公司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慎重决定大致适用于上述4座住宅建筑物,并于本年度内追溯本前期会计差错
早就失去控制解体的固定资产为什么不断折旧,有账面价值? 会计师对这个直呼其名。 “这样也可以吗? 如果企业不自己说,谁也不会知道。 这是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 ”
管理层没有维护企业的利益[/s2/]
在8月7日的公告中,由于会计失误,*st金泰调整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由此引发的讨论并未停止。
不愿指名道姓的律师在《证券日报》采访中表示,公告显示,企业拖欠税款和员工社会保障费,反映了企业财务困难的严重性。 “这条新闻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股价评价的评价,是影响股价的重要新闻,应及时公布。 ”
但是,记者在调查*st金泰年度年报时发现,在对员工的薪酬证明中,企业提出:“对员工的薪酬都是拖欠性质的,企业经营困难,因此难以确认预定发行时间。” 但是,应该交税的证明书没有任何证明。
对被大股东解散的固定资产的若干事项,律师认为,大股东侵害企业利益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维护企业利益,对大股东采取法律措施。 由于管理层的疏忽和其他原因,诉讼时效期满,企业失去了优势。 根据企业法,企业管理层必须对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他认为会计错误严重属于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处罚企业,投资者应当就其损失提出索赔。
标题:“十年前房子已拆除 *ST金泰计提折旧多年涉嫌虚假陈述”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