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个季度保持相同水平,7%~8%的增长区间已经被证明具有阶段性的新特征,而不是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偶然现象
前几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的经济数据。 其中,代表月度经济核心指标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增长率比上个月上升0.1。 另外,从另一个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10月份达到51.4%,连续4个月回升,连续18个月创新高。
许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上三季度的稳定中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7.8%,比第二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从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6个季度维持在7%~8%的区间,预计第四季度也将维持这一区间。 因为到今年年底,经济增长维持这一区间的期限将达到7个季度。
这表明经济运行持续保持7%~8%的区间,不是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的偶然现象,而是具有阶段性的新特征。
实践表明,这一区间增速略有放缓,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公司不仅没有出现大面积破产,利润也逐渐改善。 虽然财政收支困难加大了,但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改善财政支出效果。 金融环境和资金链总体稳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物价水平稳定。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加速推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公司快速发展环境改善、新型城市化启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效益增强的因素不断增加。
这说明7 %~8 %的经济增长从居民、公司、政府、社会等全方位来看是可承受的,积极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年,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预计将进一步加强; 并且,改革的深化将不断消除体制机制的弊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渐完善,微观搞活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新型城镇化的启动将不断消除城镇化相对滞后的瓶颈制约,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力和空之间。
市场诉求支撑经济稳定
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8%,比去年同期增长7.4%的水平略有提高。 受出口“一日游”(热钱借贸易结算渠道流入引起的现象)的困扰,增长数据波动较大,但消除这一因素后,整体呈现稳定态势。 消除“当天往返旅行”等干扰因素后,据估计,一季度出口增长率为6%,二季度为4%,三季度为6%,一季度至三季度平均增长率为5.3%,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这表明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减少,但降幅不大。
一季度到三季度,社会支出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9%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 ),增长率比上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支出的稳定主要取决于就业形势和相关居民收入的增长。 这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跌,但总体来说是缓慢的,没有低于7%。 这意味着,虽然公司困难不断增大,但没有发生大量破产和破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是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加快了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消费品的销售增长。 三是汽车市场底部温和回升,汽车同一产品销售增长加快,支持费用增长。 预计这些因素今后将继续维持。 这是因为预计这笔费用顺利增长的情况可以持续。
一季度至三季度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2%,增长率比上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稳定于下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略有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长逐渐回升。 制造业投资的增长是由制造业公司的订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决定的。 决定制造业公司订货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费用、出口及各类投资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 由于支出增长相对稳定,出口增长和投资增长的波动是引起制造业投资波动的主要因素。 这表明制造业投资具有从属性质,是滞后变量。 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对投资增长起主导作用,可以看作是投资增长率变化的先行指标。
在投资构成要素的一些变化中,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始终稳定在高位,最近有所减少,但幅度不大。 房地产投资受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和土地供应形势的影响有波动下跌的趋势,但幅度也不大。 在前期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加速增长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增长开始稳定; 预计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在政府的支持下,仍将稳定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尽管房地产投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但在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各项政策诱惑和棚户区改造相关住房投资的支持下,预计不会发生大滑坡。 综合上述情况,预计未来投资整体将顺利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增长水平具有市场诉求条件,未来可持续发展。
宏观政策的作用日益明显
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要点从抑制通货膨胀转为稳定增长,可以看作是“一揽子”计划撤出向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转折点。 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整和相应的政府投资增速(最明显地表现在主要项目、基础设施投资上) )由低转高。 然后,紧急放宽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存款贷款基准利率两次,新增贷款额度从7.5万亿元扩大至8.1万亿元)。
受政策效果的影响,年投资增长率由下跌转为稳定,支撑经济增长率在第四季度回升(从第三季度的7.4%上升至7.9% )。 但是,没有形成促使经济在7%到8%之间顺利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 年是以7%~8%区间的经济增长为中心,全面形成相应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时期,包括宏观调控目标的确立(以确保就业为基础,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上限,将实际经济增长率目标控制在大致7.5%左右的范围内),诉求方和供给方 形成系统性的政策选择,增强定力,注重政策稳定性,把握政策稳定性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新闻基础设施、全国铁路网等方面的建设力度,有力支持了经济转型升级活动。 着力改革,积极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的作用,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这些行业的投资。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在稳定资金链、稳定货币金融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防范金融风险快速累积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效果和重要经验。 宏观经济政策为支持7%至8%区间的经济增长,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经济增长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发生较大波动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整体呈现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以上,其基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创业
另一方面,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特点、高储蓄带来的资金特点、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供给特点,有力地保障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这些基本条件现在仍然存在,没有本质的变化。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方面看,人口红利消失、制度决策技术创新能力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是担心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的重要依据。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亿3000万人,城镇就业(含灵活就业) 3亿7000万人,农民工2亿60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没有劳动力资源不足。 招、招高,首先是产业布局和城市承载能力问题使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难以留在城市,另外,由于教育制度、择业偏好、产业升级等问题,劳动力供给结构和诉求结构存在偏差。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由简单引进向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的转型阶段,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在现实需求日益增强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孕育着增长,制度决策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这些在东部地区和劳动技术密集的产业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表明我国正在走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此外,我国高储蓄率的特点仍在维持,目前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突破100万亿元,个人存款规模突破45万亿元,均高于社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支持经济建设的资金供给有保障。
由此可见,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不会因为这些问题持续下降,目前仍在7%~8%之间,而且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改革红利、新型城市化红利将释放更多,预计未来将有所提高。 □文/张立群
标题:“中国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未来依然可期”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