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上升3.1%。 专家表示,新的涨价因素导致9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5个百分点,更是突破了3%的温和通胀水平“警戒线”。 业内人士表示,9月的“大跳”不代表长期趋势,年内物价仍将维持温和水平。 但是,明年第一季度将面临考验。
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剩余因素逐渐消除,但新的上涨因素达到2.3个百分点,是cpi同比涨幅扩大的直接原因。
从去年同期的变动来看,新鲜蔬菜、肉鸟及其产品、新鲜水果的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8.9%、6.6%、12.5%,粮食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涨4%。 从上月比波动来看,9月食品价格比上个月上涨1.5%,高于2003-年同月平均1.1%的上月涨幅。 其中,鸡蛋、蔬菜、水果、猪肉的价格分别上涨了7.9%、6.7%、5.4%、2.2%。
业内人士表示,9月食品价格上涨不仅是中秋节、国庆节日的因素,也有季节性的影响因素,与部分地区的旱涝灾害有关。
在非食品价格方面,居住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涨幅仅次于食品。 受“双节”拉动旅游意愿和旅游法实施的短期影响,旅游价格环比上涨2.8%。 以上是拉动9月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cpi突破3%的温和通货膨胀,不是货币政策变动和财政政策刺激造成的,而是气候突变和季节性因素造成的。 这意味着9月份物价的波动并不代表长期的趋势。 ”复旦大学的殷醒民经济学教授认为,随着未来气候恢复“正常”,物价波动也“温和”。
但是殷醒民认为明年一季度的物价波动将面临考验。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年一季度的物价水平很高,这有残留因素的影响,元旦、春节的‘双节’带动支出诉求,也带动支出品价格的上涨。 ”
在细分部分,一位专家认为,食品价格是影响cpi波动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能激发人们直觉的部分,值得特别重视。 “我国农产品(行情、问诊)的价格常常在创新性地提高,证明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还需要提高。 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进口农产品乃至进口农副食品加工产品逐渐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影响着中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 ”
相关主题[/s2/] :
年9月宏观经济数据
标题:“9月CPI“大跳”不代表长时间趋势”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