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3字,读完约3分钟
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措施,并决定取消76个项目。 严格抓紧整理其他考核标准达标表彰判断项目,特别是具有收钱性质的项目。 迄今为止,国务院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部分事项累计215个项目,表明本届政府坚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决心,实现了实现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正快速的发展环境的目标。
10年前的8月27日,全国人大首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并于2004年7月1日起实施。 由于中国此时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根据世贸组织协定的要求和我国的对外承诺,行政许可必须以透明、规范的方式实施,行政许可的条件和手续对贸易的限制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 中国对此略有承诺,这是中国行政许可法出台的重要背景之一。
这是一部很好的法律,涉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行政权力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权力的配置和运作方法等诸多问题和规定。 但是,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该法还不完善,其作用尚未发掘。 该法在行政许可的权限范围内亟待规制的自由裁量空之间存在过大的问题,行政许可的某些事项也过多,行政许可的设定随意性仍然存在较大等问题。 例如,县、市政府可以以文件形式设定行政许可,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 即通过行政许可实行区域封锁、区域垄断,妨碍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公平竞争等。
另外,有些部门和政府把行政许可视为审查许可,利用行政许可乱取钱,把行政许可作为权力“寻租”的手段。 另外,也有部门利益更多、而不是越来越少的行政许可,成为腐败的重要来源的现象。 例如,刚刚被捕的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利用审批权进行了寻租。
必须警告行政许可变为租赁物后,会发生“加重许可、减轻监督”或“只许可、不监督”等现象。 因为“捞取别人的钱招人祸”。 经过常规手续申请许可的市场主体通常会经历环节多、周期长、手续繁杂等问题,有可能蜂拥而至,也有可能无限期延误。
新一届政府以转变职能、取消和下放许多行政审批的部分事项为改革突破口。 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进入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放缓阶段,必须为公司和社会放松约束,激发市场和民间的活力。 即以“制度改革红利”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与空之间。
从年初至今,本届政府多次连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采取严格管理新设行政许可的措施,保持改革的比较有效性,防止在考核若干事项的同时增加或减少、增加 当然,为了保障改革的成果,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 除了行政力量外,还需要从上到下推进。 因为光靠行政体系内的自我改革并不容易保证没有重复。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循的六个大框架,即合法大框架、公开、公平、公正大框架、便民大框架、救济大框架、信赖保护大框架和监督大框架。 只要保障公众对法律和这些大体特别是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的监督,广泛听取公众对确实需要设定的行政许可的意见,并在程序上给予法律保障,改革就会比较有效地推进。 只有将行政行为置于公共和市场监督之下,严格依法解决相关行政诉讼,才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标题:“依法治权,让行政许可改革慢慢进入佳境”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