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68字,读完约12分钟

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系统110人参与的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中储粮系统运营监管中存在的巨大漏洞。 如何改善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仍需各方认真研究

据《望》信息周刊记者报道,近期检察机关在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系统挖出110名“硕鼠”,利用国家“托市粮食”收购政策,空购买“回环粮食”28亿斤,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多斤,或

年11月,中储谷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乔建军携3亿多手机钱逃跑。 河南省检察机关立即介入侦查,2009年6月至年7月,乔建军勾结粮食商,迫使粮食商出售粮库储备转换粮,哄抬“托市粮”收购数量,骗取国家粮食收购资金和差额补贴 出售谷物货款和收购资金共计2亿3700万元不进入粮库账户,直接转入其指定个人账户,经地下资金庄流向国外。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在乔建军案件侦破过程中,河南省检察院不断接到有关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的通报资料,越查越多线索,目前已查获110人。 其中包括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的干部职工81人。 包括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原总经理李长轩、原副总经理杨宏杰、以及直属粮库主任等26名处级干部。 目前,系列案件中,部分已在法院审理判决,如中储粮河南分企业原总经理李长轩近日领取1407.9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893.6万多元,被判处无期徒刑。 很多案件正在调查中。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河南省检察院反贪局表示,调查的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系列案件有五个明显特征。 一个是犯罪主体集中,81人中,粮库主任和财务人员占9成。 二是犯罪的主要环节有“托市粮食”储备粮食换售、仓储建设、仓储建设、库存紧缺涨价过程中的粮食资金挪用。 三是犯罪隐蔽、专业性强,粮库主任和财务人员直接操作,不通过专业化侦查手段查获不容易。四是案件连锁案件较多,大部分是家族犯罪、相关犯罪连锁案件,五人涉及的金额巨大,五人涉及的金额为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国家粮库成为“天下之家”

根据2000年中国储粮总企业成立时国务院的批准意见,省级分企业作为中国储粮总企业的派出机构管理下属粮库的人、财、物。 分析这一系列事件,可以发现,这种相对独立、缺乏外部地方横向监督的“垂直管理”,一旦“一把手”出了问题,上上下下都有效果,管理混乱极为严重。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2000年9月储粮河南分企业成立后,年12月9日被检察机关查处,李长轩担任河南分企业总经理12年,河南分企业已成为李长轩的“天下”。 经检察机关核实,李长轩受贿1407.9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详893.6万元。 妻子和情妇也成为共犯,分别被判处7年和8年徒刑。 另一位情妇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前副总经理杨宏杰因涉嫌贪污有上千万元在等待审判。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判决书中列举了李长轩收受65人贿赂的事实。 其中最突出的是,25名受贿人是中储粮河南省企业所属各市、县直属粮库的负责人,逢年过节用公款行贿,贿赂总额超过300万元。

漯河、信阳、南阳、周口、濮阳、邓州、延津、夏邑等直属仓库负责人行贿均在6次以上。 最多的沈丘直属库原主任张怀君23次向李捐赠190.3万元。 粮库主任贿赂了李长轩十多次,他说:“人事的提拔、调动、资金筹措等权力在他手里。 为了得到您的照顾,送“过节费”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前一年一次三五千,这几年一次一万元。 ”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习惯收“过节费用”的李长轩,从部下的粮库“借钱”也像拿自己的钱一样。 答卷显示,2002年、2007年,李长轩两次个人向张怀君借了80万元。 李长轩只还了20万元,剩下的60万元都由张怀君从下属企业报销。

上梁没有直接倾斜在下梁上。 上行下放,各粮库主任纷纷效仿李长轩,事事如意,粮库基本成为粮库主任的“家天下”。 目前有16名粮库主任落马。 漯河直属库原主任李某涉嫌700多万元贪污、1000多万元受贿、挪用亿元以上; 许昌直属库原主的一位某某,两年内,仅其个人用公款支出的费用就达到2000万元,一天超过3万元,给粮库造成了巨额损失。 沈丘直属库原主任张怀君因贪污受贿数百万元……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制度就像笼子,但不管谁有钥匙,无论多么好的笼子都是同样的形状。 ’涉嫌贪污的粮仓主任在接受调查时如此反省和供述。

河南省检察院检察官蔡宁指出,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系统“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是导致领导层蜕变变质,形成事件连锁事件的重要原因。

28亿斤的“回转粮食”骗取7亿元的国家粮食资金

在案件侦查中,河南省检察院组织了24名专项查处人员,对中储粮河南分企业部分直属库的账目进行了3个月的清查,一举查明了利用“周转粮”骗取国家巨额粮食资金的内幕。

从2006年开始,为了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国家出台了“供应市场的粮食”收购政策。 也就是说,在市场粮食价格低的时候,国家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市场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

承担国家粮食战术储备和粮食价格控制市场稳定两大重任的中储系统,承担着委托本市收购粮食的任务,且享受国家特别的政策优惠。 也就是说,每收购一吨“托市粮食”可以获得收购手续费50元、保管费86元、陈粮换售手续费30元、差额补贴。 中储粮河南分企业将这一优惠政策作为个人谋利益的工具。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为了方便农民销售粮食,中储总企业允许合格的民营粮食公司参与“托市粮食”的收购。 进入《托市粮食收容公司名单》,为了赚取国家补贴和粮食保管费,许多民营粮食业者向李长轩和各直属仓库主任等重要人物巨款行贿。 李长轩受贿额中300多万元来自数十名各类粮食经营者。 最多时,河南小麦托市收购的公司粮库仓储点增加到4200多个。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粮库负责人勾结粮食经营者玩“巡回粮食”游戏,骗取国家粮食资金。 手段的隐蔽,金额的大小,更是惊人。

按照惯例,每年收购新粮之前,粮库要轮换陈粮,卖陈粮,空出库容储存新粮。 食品库负责人和食品商打通了,食品商办理购买陈粮的手续,并不是真的要买; 收购“托市粮食”时,粮库伪造了农民收购粮食的发票。 检察机关调查发现,部分粮库有成箱的农民身份证复印件,专门用于伪造收购证书。 这样,进入会计报表后,粮库赚取了国家每吨166元的手续费和巨额粮食差价补贴,但实际上在这种虚假交易中,粮库的陈粮并未原地动用,“上市粮食”也没有被收购。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根据河南省检察机关的调查,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的51个下属粮库中,至少有35个是“循环粮食”。 最多的宁陵县直属仓库4年间“周转”了3亿6000万斤,邓州和滑县直属仓库3年间分别“周转”了2亿多斤。 据悉,河南省各直属粮库“周转粮”28亿斤,总价值28亿多元,直接骗取的国家粮食资金超过7亿元。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更深的危险性是,“绕道确保粮食”将搅乱国家粮食储备的底线,直接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中储粮河南分企业2009年,据年账显示,当时从农民手中收购全省80%以上的粮食,但实际收购量不到50%。 据中储粮河南分企业业内人士估计,中储粮河南分企业每年储存的粮食至少有1/6是“周转粮”。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建立数据库并收藏数据库,失去数据库来提升数据库是惯用手段

据调查,中储粮河南分企业至今粮食储存点的70%是租赁公司和民营粮食商的仓库。 让一小撮粮食经营者大举行贿,让自己的粮仓参加“托市粮食”收购代理业务,赚取国家粮食收纳补贴。 张怀君从直属仓库挪用公款230万元作为与李长轩建仓的个人入股资金,每年分红20万元。 事件发生时,两人各得120万元红利。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比国家赚取粮食保管费还要快地赚取“黑钱”的方法,是在建设粮库、收购粮库等环节“吞噬”国家。 调查显示,一些粮仓在自己建设粮仓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水涨仓库容量,水涨不存在的粮仓,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周口某公司自建谷物仓库,后高价出售给中储粮。 在这个“收藏库”的过程中,李长轩从这家公司收受了贿赂400多万元。 其中的洞的大小,可以想象。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调查中,许多粮库通过赤字库和涨价库,蚕食国家粮食资金。 河南省的粮食储存系统曾经有4200多家代理仓库,由于监管不严,部分粮食仓库粮食收购入库时短缺1斤2斤,在储存中被盗出售等造成的损失库存非常普遍。 漯河直属仓库下的储藏库,每年3万吨6000万元的小麦被盗出售。 根据河南省检察院反贪局掌握的情况,全年,中储粮河南分企业下属各粮库亏损库总数达到26万吨。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另外,通过在库存粮食中加入泥沙等杂质,提高库存价格,从而从中获利。 临煽县的一家代理储藏库,为了弥补偷运粮食产生的亏损库存,在库存的粮食中掺入假货、沙子过多,制造了“涨价库”。 也就是说,出库数超过入库数。 临煽分库的前主任实际上卖出了额外的400吨80万元,是自己的。 在这样的例子中,中储粮河南省作为企业下属的粮仓不是案例。 □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不要将“垂直管理”改为监视盗窃[/s2/]

中储粮河南分企业系统涉及110人系列事件,暴露出管理监督上的诸多问题。 专家认为,各方应认真研究如何改善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中储粮系统纵向监督乏力、缺乏横向监督的严重问题。

据李长轩供述,在他担任各企业总经理的10多年间,除定期会议、活动和有关资料报告外,中储总企业很少询问各企业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有时会派人去检查,基本上是领着几个管理良好的食品库去看看吧。 河南省企业相关人士表示,2008年,接到“周转粮”通报后,中储总企业也派出稽查员在河南省企业多家粮库进行了大规模专项检查,但只检测到了一千多吨的“周转粮”,最终不可能。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正如李长轩供述的那样,省企业也很少询问下属各粮库的情况。 调查显示,河南省分企业作为中储总企业的派出机构,不具备公司法人资格,下属粮库是独立核算的公司法人,因此分企业对下属粮库最重要的是人事管理。 业务上,只有粮库的监管、大资金的筹措和报告书的统计。 因为这各粮库在粮食购销等业务运营方面仍然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机构设置上的先天不足,为各粮库主任和财务工作人员勾结粮食商“暗度陈仓”提供了乘坐的机会。 由于省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松懈,加之人员多年来的交流协调,各粮库的负责人长期盘踞在犯罪岗位上。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周口直属库主任职务活动了10年,在年中携款潜逃之前,将妻子和孩子投资移民到美国,从2008年开始到年中进行资金转移。 在这期间,他去了10次、7次美国,用其他名字办了护照,28次出国去了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 中储河南省的企业没有参与此事,也没有履行审查保管护照的责任。 结果,乔建军逃跑直接造成15.25万吨损失,直接损失3亿多吨。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纵向监督薄弱,且外部监督也处于缺失状态。 对于中储这样的中央企业,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日常监管的权力。 中储作为资金密集型中央企业,业务相关银行必须监督粮食资金的采用,但实际上也没有起到监管作用。

由此,垂直管理变成了“天高皇帝远”,既不监督也不管理。

国务院前副秘书长、国家粮食局前局长、中国粮食储备领域协会会长白美清在接受《望》信息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以中央储备为核心、地方储备为支柱、以社会储备为基础的中国粮食储备制度是粮食流通行业改革开放的一大成果。 实践表明,中央储备的核心作用明显,对防范国际、国内粮食市场波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意义。 另外,白美清也认为,中储粮河南分企业事件的连锁事件令人震惊,教训惨痛。 由于事件暴露出了管理水平的严重问题,必须深入总结教训,研究改进管理方法,实施比较有效的监督,经常调动人员进行更换。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根据河南省检察院在调查这一系列案件后提出的检察建议,目前中储粮系统为“二级法人三级管理”,省级分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下属粮库主任权力过大。 建议科学设置中储粮企业和下属粮仓的组织结构,从体制中消除漏洞和弊端。 并提出将总企业一公司的监管改为政府领域主管部门和中储谷总企业的联合监管,地方相关职能部门也参加监管,实施领域巡回管理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粮食业内人士提出,中储粮在经营运营流程上存在很大漏洞。 目前,储备粮的收购、储存和销售都由中储班操作,只靠相关业务银行的监管资金招聘,监管不太容易。 建议划分三个环节,如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负责制定中央储备计划,中储粮企业实行粮食接收、储备,交替粮食销售由其他公司负责,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的结构。

标题:“中储粮河南多家粮库骗7亿多元粮食金 110人涉案”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