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18字,读完约24分钟
8月11日,中新网报道,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拉动投资和支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改善民生,实现全年小康社会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今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 这标志着随着中国政府发挥力量,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 这也是新时期政府为统筹稳定增长、调整结构、促进改革、滋润民生而出台的又一重要举措。
以下全文: [/s2/]
国务院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意见
国发〔〕三十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资源约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处理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大内需、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提升中国经济水平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拉动投资和支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升级和快速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确保全年小康社会全面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当前立足长远,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中心,以公司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装备、产品、服务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高速发展,释放市场潜在诉求,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内需扩大、稳定增长、协调
(二)基本上。
创新引领,服务提升。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供应能力。 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综合环境服务等推进市场化的新型节能环保服务业态。
呼吁牵引,牵引工程。 构建绿色成本政策环境,宣传节能环保产品,抓紧实施节能循环经济环保重点项目,释放节能环保产品设备服务的成本和投资诉求,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牵引力。
管制主导,政策激励。 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完善政策机制,加强领域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快速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市场导向,政府的诱惑。 要逐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视市场诉求,用改革的方法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对比产业快速发展的弱点和瓶颈制约,政府的计划性诱惑、政策性激励和调控作用得到了比较有效的发挥。
(三)首要目标。
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公司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能源高效质量分步利用、污染物防治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回收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要点,装备和产品质量、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形成了大量具有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装备和产品,
国产设备和产品基本满足市场诉求。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节能环保的关键材料以及关键设备和产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为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能源公司广泛使用“节能医生”诊断、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管理员制度等节能服务新机制改善能源管理,城市污水、垃圾解决和脱硫、脱硝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综合环境服务做大做强,快速 建设具有先进技术、健全配套、快速发展规范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以大型骨干公司为龙头、广大中小企业配套产业良性快速发展的格局。
辐射牵引作用一一发挥。 完全鼓励约束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环保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了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通过宣传节能环保产品,增强比较有效的引出费用诉求的工程技术力量,带动节能环保社会的投资增长,从而有力支撑原有的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要点以行业为中心,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
目前,要以市场应用广泛、节能减排潜力大、带动效应显著的重点行业为中心,加快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宣传产业化,全面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水平。
(一)加快节能技术装备的转型升级,推进积分行业的节能增效。
宣传高效的锅炉。 快速发展高效锅炉制造基地,培育高效锅炉大型骨干生产公司。 要点提高锅炉自动控制、主辅机匹配优化、燃料品种匹配、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小型燃煤锅炉高效燃烧等技术水平,加大高效锅炉的应用宣传力度。
扩大高效电动机的应用。 加快高效电机产业快速发展,建设15—20个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 迅速发展三相异步电动机、稀土永磁无铁芯电动机等高效电动机产品,提高高效电动机的设计、匹配和关键材料、装备,以及高压变频、无功补偿等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
迅速发展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 建立以高效燃烧、换热、冷却技术为特色的制造基地,加快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要点是综合使用炉膛结构优化、预热利用、强化辐射传热等节能技术集成,提高加热炉的燃烧效率; 目标是在预混合蓄热结合、蓄热体材料的开发、蓄热式燃烧器的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和示范宣传。 加快节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大力加强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处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轻量化问题,加强驱动电机和核心材料、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完整的配套产业和充电设施,实现纯电动汽车和增效
推进半导体照明的产业化。 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掌握核心技术,培育10—15家拥有知识产权和知名企业品牌的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聚区,本地化维修重要的生产设备、重要原材料。 加快核心材料、装备、关键技术的研发,着力处理散热、模块化、标准化等关键技术问题。
(二)提高环境保护技术装备水平,治理突出的环境问题。
宣传大气对策技术装备。 大气治理要点加快技术装备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宣传应用。 大力发展脱硝催化剂制造和再生、资源化脱硫技术装备,推进耐高温、耐腐蚀纤维及滤料的开发应用,快速发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及其装备,以及高效、高容量、低电阻微粒过滤器等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装备,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
开发新的水解决技术装备。 推进一系列水解决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的形成。 要点迅速发展高通量、耐用的膜材料和组件、大型臭氧发生器、地下水高效除氟、砷、硫酸盐技术、高浓度难分解工业废水配套解决装备、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装备。
推进垃圾解决技术装备的成套化。 采取示范应用推广、发布推荐目录、完善工程标准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解决垃圾的先进技术和装备。 要点迅速发展大型垃圾焚烧设施炉排及其传动系统、循环流化床预解决技术、焚烧烟气净化技术和垃圾渗滤液解决技术等,重点宣传300吨/日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和烟气净化成套设备。
攻占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要点开发污染土壤原位稳定剂、异位固定剂,开发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安全解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宣传应用。
加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应用。 提高微粒物( pm2.5 )等监测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全面监测数据系统,提高设备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开发大气、水、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掌握核心技术,快速发展产品质量可靠、市场认同度高的骨干公司。 加快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在线实时监测的网站和互联网建设,配备技术先进、可靠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三)快速发展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装备,提高资源成品率。
提高再制造技术的装备水平。 提高再制造产业的创新能力,宣传纳米电镀、激光熔复成形等产品再制造技术。 开发无损分解、表面预解决、零件疲劳残留寿命判断等再制造技术装备。 要点支持建立10—15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聚集区和一些重要示范项目,大幅提高基于表面工程技术的装备应用率。
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推进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用、产业化快速发展。 宣传大型废钢破碎剪切、报废汽车和废旧电器破碎分选等技术。 提高稀有贵金属的精细分离纯化、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的有效分选、废电池的全成分回收利用等装备水平。 支持建设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形成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能力8000万吨以上。
深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基地建设,鼓励产业聚集,培育龙头公司。 积极发展尾矿提取有价元素,利用煤矸石生产超细纤维等高值化关键的共性技术和配套装备。 开发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建材等大型化、精细化、成套设备化技术装备。 扩大废旧电池、荧光灯回收利用技术的开发。 支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推进粮棉主产区秸秆的综合利用。 加快厨房废弃物无害化解决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推进海水淡化技术的革新。 培育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测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宣传膜法、热法和耦合法海水淡化技术和水电联产海水淡化模式、全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
(四)创新快速发展模式,扩大节能环保服务业。
迅速发展节能服务产业。 实行财政奖励、税收优惠和会计制度,能源公司使用合同能源管理方法实施节能改造,开展能源考核和“节能医生”诊断,搭建“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的 积极探索节能量化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
扩大环境保护服务产业。 在城市污水解决、生活垃圾解决、烟气脱硫脱硝、工业污染治理等重要行业,鼓励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试运行、维护管理在内的环保服务总承包和环境治理特许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在所有领域所占比例大幅提高 加快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再制造服务产业。 支持专业化企业利用表面修复、激光等技术为工矿公司设备高价易损件提供个性化再制造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可追溯等新闻化管理体系。 推进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的构建。
三、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项目建设
(一)加强节能技术改造。 发挥财政资金吸引作用,采用补助、奖励、折扣等方法,督促公司实施锅炉(窑炉)和换热设备等点用能装备的节能改造,优化电动机系统、节约用能、节约和代替石油 全面推进流通零售行业节能等节能点工程,提高以前流传下来的领域工程技术节能能力,加快节能技术装备的宣传应用。 对数据中心进行节能改造,以降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中心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的冷却能量。
(二)实施污染治理要点工程。 落实公司排污主体责任,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开展多污染物联合防治,督促主要领域公司扩大投入,积极使用先进环保技术、技术和装备,加快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在炼油领域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石油标准,限期淘汰黄标车、老化车 启动安全饮水、地表水保护、地下水保护、海洋保护等洁净煤行动,加快建设定点流域、清水走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定点水污染防治项目,推进定点高水消费领域节水改造。 实施土壤环境保护项目,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为重点,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验示范。 要点加大领域清洁生产的推动力,支持公司使用源流减量、减毒、减排及工艺控制等先进成熟的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汞污染减排、铅污染减排、高毒性农药替代工程。
(三)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吸引公司和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园区(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各类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分质梯级利用、水分类利用和循环采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比较有优势 提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的利用率,基本实现“零排放”。
(四)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以地方政府和公司投入为主,中央财政妥善支持,加快污水垃圾解决设施和配套管网地下工程建设,推进建筑中水利用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探索解决城市垃圾的新途径,实施协同资源化解决城市废弃物的示范工程。 年,所有城市和县城都具备污水集中解决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能力,城市污水解决规模达到每天2亿立方米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能力达到87万吨/天以上,生活垃圾焚烧解决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解决能力的35%以上。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地功能,降低热岛效应。 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五)开展绿色建筑活动。 到了2007年,绿色建筑面积增加了10亿平方米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三星级以上的绿色建筑比例超过了20%。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和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面供暖逐户计量。 现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供热管网改造2万公里; 各级机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设立节约型公共机构2000家,完成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推动绿色建筑建设改造投资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迅速发展绿色建材,宣传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应用,推进建筑工业化。 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规模化应用,扩大新能源产业的国内市场诉求。
四、宣传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费用诉求
(一)扩大节能产品的市场费用。 继续实施研究调整节能产品惠民政策,实施能效“顶级跑者”计划,推进超高效节能产品市场费用。 加强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力度,引导客户购买高效节能产品。 继续采用补贴办法,宣传高效节能照明、高效电机等产品。 研究完善的峰谷电价、季节性电价政策,以合理的价格差引导群众改变生活模式,推进节能产品的应用。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扩大公共服务行业新能源汽车模式宣传范围,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客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60%以上,开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出租车、物流车个人代购配套试验。 年,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提高了15%以上,高效能源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二)拉动环保产品和再生产品的费用;。 扩大环保产品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宣传油烟净化器、汽车尾气净化器、室内空气体净化器、家常菜垃圾解决器、浓缩洗涤剂等产品,满足客户诉求。 放开液化石油气( lpg )市场管制,扩大农村居民录用量。 开展再制造“换旧再生产”的事业,重点宣传退回旧零部件,购买“换旧再生产”的再制造宣传试验产品的客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近期再制造发动机、电动机等。 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用。
(三)推动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 完善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提高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环境标准,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范围,不断提高节能环保产品的采购比例,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政府普通公用车应当优先购买1.8升以下油耗要求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优先选择纯电动汽车,研究对硒鼓、墨盒、再生纸等再生产品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措施。 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采取购买服务的方法,提高能源、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招聘价格。 抓紧制定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
五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支持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公司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加研发投资,支持公司主导承担节能环保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要点建设节能环保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配置在骨干公司。 快速发展骨干企业广告主导、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术联盟等平台。 支持区域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二)加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逐步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作用,突破节能环保关键通用技术难关,实现能效和分质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热泵、低品位余热利用、供热锅炉模块 面向未来技术的迅速发展,尽早引进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装备。
(三)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换。 选择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基础稳固的地区,建设几个产业集聚、特点突出、产学研有机结合、示范作用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成套设备、关键通用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制造和宣传应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建设,鼓励中小企业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和制定扶持政策,支持中小节能环保公司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快速发展。 筛选先进经济适用的节能环保装备设备,扩大宣传应用。
(四)推进国际合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公司、科研机构进行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支持公司节能环保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千人计划”和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地的建设,加快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进行创新创业。 依托重大人才项目,大力培养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等高端人才。
六、加强约束激励,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一)健全法规标准。 加快节能环保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提高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要点区域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根据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扩大污染物监测范围,、 加强总量控制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各项标准对促进产业快速发展起到催生促进作用,推动老有所传的产业升级改造。 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判断考核法的制定,制定节能技术宣传管理办法。 严格节能环保执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牢固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联系,依法加强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处罚。 认真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 加强对节能环保标准、认证标志、政策措施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快建立节能减排监测、判断体系、技术服务平台。
(二)加强目标责任。 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健全节能减排预警机制,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进度评价,建立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评价制度。 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复印件,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奖惩措施,实行问责制。 对完善节能判断和考核制度,控制能耗总量和增量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万公司节能量目标,加大对点能源公司节能的考核评价力度。 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形成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逆向机制。
(三)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项目公司实施节能环保项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提高认知,加大对节能环保重大项目和技术装备研发宣传的投入,处理突出问题。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财政支持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监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有序快速发展。
(四)扩大投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基于风险控制、商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节能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探索将特许经营权等纳入贷款担保范围。 支持绿色信贷和金融创新,建立绿色银行评级制度。 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产业政策、资质好、符合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公司的担保力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选择资质条件好的节能环保公司,开展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试点。 稳定碳汇交易。 鼓励吸引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行业。
(五)完整的价格、收钱、土地政策。 加快实施互联网和价格政策鼓励余热剩余能源发电和背压热电、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应用面,逐步扩大峰谷价差。 对超过产品用电(用电)限额标准的公司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 严格实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价格政策和居民用电梯级价格,推进居民用水燃气梯级价格。
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完善供暖计量价格和集资管理办法,完善污水解决费和垃圾解决费政策,将污泥解决费纳入污水解决价格,完善向自带水源客征收污水解决费的制度。 改进垃圾解决费的征收方法,合理明确收钱的载体和标准,提高征收率和资金的录用效率。 对城市污水垃圾解决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解决中心等国家扶持的节能环保要点工程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要点保障。 严格执行现有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断完善。
(六)推进市场化机制。 建立主要终端用能源产品能效的“顶级跑者”制度,确定实施期限。 推进节能发电调度。 加强电力诉求侧管理,开展城市综合试点。 建立强制回收产品和包装物的目录,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解决等责任。 采取政府互联网建设、公司工厂建设等方法,鼓励城市污水垃圾解决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 深化排污权有偿采用和交易试点,完善排污权有偿采用和交易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排污权交易初始价格和交易价格政策。 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验。 健全污染者支付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补偿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七)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进军海外”和“引进”。 鼓励有条件的公司承包国外的各种环境保护工程、服务项目。 结合受援国的需求和我国的援助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行业的外援力量,支持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合作。 建设几个国家科技振兴贸易创新基地。 鼓励节能环保公司参加各类双边或国际节能环保论坛、展览会及贸易投资促进活动等,完全利用相关平台进行交流介绍,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走出去”的能力。 引导外资进入节能环保产业,丰富外商投资方法,拓宽外商投资渠道,不断完善外商投资软环境。 继续支持引进先进节能环保的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 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同样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
(八)开展生态文明先行试验。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并总结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成功经验,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根据区域优势,选择全国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切实扩大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范围,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选择部分城市为平台,整合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相关财政政策,实现产业低碳、交通清洁、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 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为中心挖掘内需潜力,系统推进节能减排,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区际、流域间节能减排的探索方面积累经验。 通过先期试点,推进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项目的投资和绿色成本,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挥典型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形成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的综合能力。
(九)加强节能环保推广教育。 加强生态理念和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将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教育体系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舆论监督和诱惑,推广先进事例,揭露反对典型,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和做法,倡导绿色成本新风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成本模式和生活习惯。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这一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深对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确定任务分工,落实实务职责,确保各项任务措施稳步落实,尽快取得实效
国务院
年8月1日
标题:“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快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