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纵观世界各国,其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等市场基础设施的完整且密切相关。

美国

20世纪70年代,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丰富,市场交易越来越活跃,放松利率管制的市场基础成熟,美国开始逐步取消对大宗可转让存款的利率管制。 1980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通过后,存款利率市场化正式开始。 该法基本取消了贷款利率限制,宣布成立存款类金融机构解除管制委员会,并决定逐步取消存款利率限制。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此后,金融市场的工具和产品不断创新,存款利率管制逐渐取消。 到1986年,美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FRB开始通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诱惑市场利率。 利率管制解除后,美国商业银行的破产数量有所上升,但由于有较完整的市场基础和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整体上没有对金融稳定造成较大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日本

日本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侧重于培育市场基础和完整的市场机制,其推进过程比美国长。 1977年,日本允许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债上市流通,国债收益率曲线逐渐形成。 之后,逐步放开国债发行利率和银行间借贷、票据利率,批准了商业银行发行利率不受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日本对大宗可转让定期存款等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采取逐步降低发行面额、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范围等方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到1994年,日本利率市场化进程顺利完成。

韩国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起步晚,基础薄弱,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价能力也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培育更为重要。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引进了可转让的大宗存款、短期债券回购协议等丰富的金融市场产品。 1981年,韩国放开商业票据贴现利率,开始尝试利率市场化。 1986年,韩国银行间拆借、公司债券、大额可转让存款利率相继放开。 1988年,韩国宣布取消对大多数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和两年期以上存款利率的管理,基本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但是,1989年,由于韩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加剧、市场利率暴涨,政府不得不通过“窗口指导”重新限制利率。 在总结和反思上次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1991年,韩国再次推进利率市场化。 由于那时市场基础已经成熟,推进计划周密,到1997年韩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全面实现。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智利

1974年,智利政府开始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到1979年完成了银行私有化、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等改革。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各项基础条件尚不成熟,1976年至1982年,智利出现了超高利率时期,年平均实际利率达到32%,银行大量破产,央行不得不采取发布指导性利率的方法重新调控利率,重组银行。 在银行重组基本完成之前,智利央行没有公布指导利率,而是转向公开市场操作以吸引市场利率。

标题:“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