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5字,读完约4分钟
马英九连任党主席后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图像来源:)
尽管外界传来诸多杂音,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20日以91.85%的高得票率连任。 “没有荣华富贵不能享受,但千斤重担必须承受。 ”马英九当选后发表的感想表明,他的前方并不是平坦的道路。 一家岛内媒体毫不客气地断言,马英九的连任对国民党确实有“消极正面”的意义,但如果马英九的思维和方法不变,那么这次连任对台湾和国民党都不会有“积极正面”的变化。 马英九的下一步是如何协调党政平台,实行改革,特别是面对明年的“七合一”选举,考验才刚刚开始。
小考:核四“公投”、贸易协定等
马英九20日到投票站投票时,场外民众和学生高呼口号,抗议当局强制拆除农田。 马英九欢欣鼓舞地连任党首之际,许多民众自发走上街头,发出抗议的呼声。
参选第三次党主席的马英九在政权表现不佳、个人声望低迷的基础上,推行证所税、养老金改革等政策,引发民众连续不满,可以说这条路已经跌倒。 从选举结果来看,投票率和得票率与4年前没有太大差别,震惊了外部。 家认为,选举结果并未恢复马英九的人气,而只代表“铁杆党员”的不倒。
但是,普通人没有买这么多钱。 台湾当局未来许多政务改革、养老金改革、核四停止“公投”、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等课题迫在眉睫。 马英九目前的考验是,29日“立法院”临时会议上,核四“公投”事件能否顺利举行,贸易协定的审查如何进行游戏等。 据岛内中央日报网报报道,与近期问题相比,马英九如果不做出最高领导人高度明快果断的决定,向民众证明,就没有机会恢复台湾当局的声誉。
中考:在党辅助政治、党内改革中创新
这几年,马英九有“立法院”过半的特点,大刀阔斧地推进了各种改革,但往往由于信息表达不足和冲击过大,难以推进,甚至连自己的“立委”都开了票。 打铁还需要自己硬,没有治党的力量为什么要领导政治? 对连任的马英九来说,党内改革也迫在眉睫。
评论指出,马对党中央党政工作配合寄予厚望,但目前党中央代表性和能力水平不足,对提高决策质量、推进施政无济于事。 台湾媒体以两岸贸易协定为例,指出党中央事先未能发挥“下情上达”的功能,事后也只是按照上意,指示“立院党团”在第二次临时会议上完成审查。 根据规定,“立法院”对有争议的协议规定了一个月的“冷冻期”,贸易协定暂时不会通过。 也就是说,谁也不想说实话。 传说马英九穿着“国王的新衣服”。
9成以上的支持率,一方面让马英九感受到了久违的党内温暖和团结的气息,另一方面,可能给党内改革的创新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能量。 根据某媒体的建议,党籍“立委”已经像“脱缰”一样难以控制。 马英九必须改变与“立委”的相互关系,使行政和立法部门能够合作顺利推进政策。 否则,党内同志光拖后腿是不会吵架的,还需要在野党的批评吗? 在剩下的三年多的政权期间,这绝对是马当局成败的关键。 关于选择贤和能,马英九承诺在任期内继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为未来的选举做准备。
大考:以“七合一”为目标进行布局[/s2/]
预计马英九在连任后将强势展开“七合一”选战布阵,国民党党政人事将面临调整。 “七合一”是马连任后最严峻的考验。 由于国民党有不输的压力,马英九如何整合党内,找到最佳人选出场应战受到考验。
今年年底,最晚明年年初,国民党将开始“五都”、“七合一”选举的提名工作,明年的一切都是选举帅气,选票优先。 “七合一”选举后,党内“大选”候选人之争必定浮出水面,即使大佬不与马英九交锋,也必定有两雄之争,甚至群雄合一,一片混乱。 大势确定后党内高呼“团结”,不是在马英九的领导下团结。
万一“七合一”选举败退,无论最后谁代表国民党竞选“总选举”,胜算都会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全党失利的格局。 对马英九来说,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党内的协调整合和执政成绩。 否则,稳定党的权力得不到民心,一切都白费,这才是真正的考验和挑战。
风传选举期间,国民党内部要求马英九签署承诺书,但如果“七合一”选举不顺利,请辞职。 被解释的是让马尽早解放党权。 下一个马英九真的要小心踩薄冰了。 如果差一点的话,《强制宫》的戏不仅仅是风闻的剧本。
标题:““小马哥”连任还将接连“应考””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