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2字,读完约3分钟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上的全面覆盖,但不同的人待遇差别很大。 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到底有多大,要怎么弥补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从1985年开始(少数地区从1984年开始),各地相继进行了养老保险社会统一制度重建的试点。 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司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全国建立了养老保险社会统一制度。 由此,逐渐形成了养老金的“双轨制”。

“人社部:社保“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王延表示,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司职员的退休金基本没有差别。

“双轨制”形成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按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导致工作人员工资增加。 大多数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通常在退休前工作文件工资的7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大多在80%以上。

公司退休职工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参照地是社会平均工资。 由于大量非正规就业和中低收入者的存在,社会平均工资通常低于正规雇佣者的平均工资。 由此,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司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逐渐扩大。

北京大学国家快速发展研究院近日公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显示,新农保养老金中位数每年720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中位数每年1200元,政府或事业单位养老金中位数24000元,公司养老保险金中位数18000元。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从2005年到2005年,我国连续8年对公司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年调整后,公司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8年累计月人均增长1021元。

“‘碎片化’的制度必然会导致待遇的差别。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说:“只有进行养老制度顶层的设计、结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弥补这一差异。”

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大致通过了《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将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省市先行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人社部:社保“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不论养老医疗,包括许多事业单位、机构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稳步进行,其人员和公司职工一样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 随着社会保障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迟早会统一。

“人社部:社保“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下一步,在改革和完善公司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同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胡锦涛指出,要实现公司与机关事业单位各社会保险制度的比较有效的联系,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 ”。

标题:“人社部:社保“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