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9字,读完约5分钟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第一个议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实务,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
会议通过《建立腐败处罚预防体系-年度实务计划》、《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听取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务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大大主持了会议。
>; >; 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未完成时
会议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 改革开放没有止境,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在进行中、没有完成的时候。
会议强调要坚定深化改革信心,反复深化改革正确方向,尊重人民开创的合作推进各项改革精神,最大限度集中全党社会的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必须提高闯关的勇气; 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将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 >; 打击腐败加强反腐事业体制机制创新
会议指出,当前腐败现象依然频发,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而庞杂。
会议上,全党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反腐斗争的形势评估和要求部署上,把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作为重要任务和实务目标,多次与“虎”“苍蝇”并肩作战,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实务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
会议指出,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反腐败事业的统一领导,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事业计划》的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承担全面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事业的主体责任。
>; >; 机构改革职能的转变作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
会议指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必须站在全党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 要以职能转变为改革核心,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线索和突破口,继续简政放权。 要以群众诉求为改革要点,着力处理好事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反复简化统一效果,大体上要推进机构与职责的整合,规范机构设置,加强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力。
改革开放以来“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事业要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将事业要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术决定。
●第十二届三中全会
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大致内容。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在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届三中全会
经济环境的整备、经济秩序的整备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诱惑公司”的机制。 1988年9月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将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和建设要点放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 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铺平了道路。
●十四届三中全会
描绘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大确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政策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继续深化改革制定了总体蓝图。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球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十五届三中全会
开创农村事业的新局面
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就业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多次以10个方针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快速发展目标长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稳定统一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 深化农产品(行情、问诊)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术部署的重要会议,对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完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术部署后,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大致 以此为起点,经济体制改革着手进行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十七届三中全会
推动农村改革的快速发展
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快速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依法自主有偿,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交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快速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本
标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