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02字,读完约6分钟
央行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对产能过剩领域的融资将受到严格控制。 根据目前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钢铁、有色、煤炭、水泥、化工和造纸6个产能过剩领域的短期贷款仍有明显增长。
截至8月7日,在现有6个领域中,53家企业发表中报,这些企业短期贷款共计526.55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17.27%。 相比之下,中国报纸其他领域上市公司上半年短期贷款共计1451.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3%。 显然,6个领域的短期贷款增长率高于其他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大量资金投向这些产能过剩领域,抑制了市场流动性,也存在资金风险。 未来要严格控制过剩领域的贷款,限制过剩产能的贷款,并且要吸引资金进入产业升级、技术改造行业,引导领域健康快速发展。
三成以上的短期贷款
据统计,钢铁、有色、煤炭、化工、水泥和造纸领域a股上市企业短期贷款分别为2777亿元、1933亿元、917亿元、2661亿元、449亿元和355亿元,共计9092亿元。 另一方面,年a股上市公司的短期贷款共计26996亿元,这6个领域的短期贷款占a股上市公司短期贷款的34% (超过年的31% )。
与年相比,这6个领域的短期贷款增长率为28%。 其中,煤炭增幅最大49%; 其次是化工行业,增幅为37%,钢铁和有色分别增长25%和22%。 今年一季度,短期贷款仍主要流向这6个领域,共计10023亿元,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短期贷款的34.5%。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由于受利差保护,商业银行可以任意加大资产以获取短期收益,特别是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公司债发行额激增,这些资金大量配置在过剩产能上。
抑制因生产能力过剩引起的流动性
7月25日晚,工信部公布了今年首个工业领域落后产能公司名单。 清单显示,此次首次与淘汰落后产能相关的,集中在上述六个领域。 其中,钢铁报废落后产能1216.5万吨、有色196万吨、焦炭1405万吨、水泥(熟料和磨机) 7345万吨、造纸455万吨和电渣113.3万吨。
除了产能过剩、短期债务大量涌入外,这六个领域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 年,这6个领域的净利润为210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954亿元,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的10%。 今年一季度为49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5亿元,占8%。
中钢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6家会员钢企业上半年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13%,39个工业领域最低的86家公司中有35家在上半年亏损,亏损面为40.7%。 其中,6月份今年首次发生全领域单月损失,损失额为6.99亿元。 从最直观的吨钢利润来看,今年上半年,吨钢利润一度只有0.43元,2吨加起来赚的钱不够买冰糖。
煤炭领域的赤字也在增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报告称,上半年大型煤炭公司的亏损率为28.9%。 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国内大型煤炭公司中,约30%受益,30%持平,40%亏损。
增产不增收的还有有色金属和水泥领域。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上半年,中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94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 978家规模以上的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含黄金、稀土)实现利润7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2.45%。 上半年,水泥领域利润率下降,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2%,达到721亿元,负债率为61%,比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积分水泥公司库存量为277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28%,经营压力增大。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产能过剩领域态度谨慎,但不能拒绝。 因为从贷款收益和风险的角度考虑,这些公司往往是银行重要的贷款客户。 对这些公司来说,如果不正常生产,不容易通过抵押从银行获得融资,所以必须加快生产,产生了生产越过剩就越赤字的恶性循环。 但是,大量的钱投向了这些领域,不容易产生现金流,也抑制了市场流动性。
使用金融手段控制生产能力
由于产能过剩领域占据过剩流动性,不符合产业快速发展方向,央行确定要抑制产能过剩领域的贷款发放。 运用金融手段调节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政策指导。
央行报告称,将加强对“三农”行业的贷款支持,进一步快速发展支出金融促进支出升级,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建设持续项目、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的贷款支持,更好地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变革与调整 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领域、产能过剩领域的融资。
业内人士指出,要真正有效控制产能过剩,必须走出行政上消除产能过剩的老路,有效利用金融手段调整产能过剩领域的贷款规模和贷款投入,使具备创新和市场生存能力的公司得以生存。
目前,一些银行已经开始限制“三高”领域的新融资。 以钢铁领域为例,广东省某大型国有银行分行融资负责人表示,该银行将对产能过剩领域融资实施总量控制,对单纯轧钢加工钢铁公司实施名单制管理,加快名单外客户融资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过剩领域的信用管理并不是完全停止信用,而是通过信用手段向具有竞争特点的公司引导资金。 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说,目前国家对钢铁领域的融资政策“有持有压力”。 “银行还支持有市场、比较盈利的公司。 但就违规产能而言,银行信贷总体受到限制。 ”。
专家表示,产能过剩领域已经占有大量贷款,未来不仅要抑制贷款的投入,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切”。 对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的公司,仍应给予融资支持,使这些领域走上健全快速的发展道路。
标题:“六过剩领域豪夺逾三成短期借款 金融出手控产能箭在弦上”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