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8字,读完约5分钟
投资者对6月的资金缺口仍有目共睹,但随着月末的到来,近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持续上升,资金紧张感再次袭来。
在连续5周公开市场零操作后,面对连续上升的资金利率,央行终于“无法忍受”。 央行今天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70亿元7天的逆回购操作,这是近半年来首次出现。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shibor利率上升趋势有所缓和,隔夜利率报3.6410%,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6.2个基点,1周、2周、1月、3月期限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今天的主板市场也很罕见,在证券公司、有色股等重疾险的保护盘下,上海综合指数盘收复了2000点。
央行这次出手,月末资金紧张会缓和吗? 这次资金利率再次上升,是最后一次跳跃吗? 展望后市,资金紧张还在继续困扰市场吗?
(图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
shibor利率上升资金方面的再压迫
6月的“缺钱”在市场上引起骚动,国内资本市场在流动性悲观预期持续发酵的压力下,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双重扼杀股票债务”局面。 但随后温度下降,本月利率水平开始下降,7天回购利率最低降至3.60%附近。 但随着月末,利率水平有再次狂躁的趋势。
数据显示,周一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急剧上升,1周、2周、1月期间shibor利率均上升至5%以上水平,同时创下7月1日以来月内次高。
市场对流动性危机再次上演的担忧也在加剧,这次shibor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安信证券认为,从表面上看,外汇占款下降、公司分红、所得税清算是7月下旬资金紧张的首要原因。 数据显示,近期利率继续上升,隔夜、7天银行间拆借利率上升速度相对缓慢,6个月票据贴现利率上升速度更快。 这表明整体资金紧张程度应该超过了短利率水平所反映的趋势。
央行着手后半年内将进行首次回购
央行公开操作一直以来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自6月20日银行间发生“缺钱”现象以来,央行迄今为止已连续5周在公开市场进行“零操作”。 这也是这几年来最长的公开市场空窗口期。 最近资金方面再次波动,央行的态度尤为重要。
周二,央行终于出手了。 而且是市场呼声很高的回购操作方面。 当天,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70亿元7天的逆回购操作,这是近半年来首次出现。 必须追溯到央行上次进行的回购,将钟表放回今年2月7日。
公开资料显示,为了抑制过度广泛的流动性,央行在春节后暂停反向回购,恢复正向回购操作。 期限为28天和91天,但主要以28天为主。 随着热钱的流入,外汇占款大幅增加,5月9日央行重新开始发行央票。 期限是三个月。 但进入6月,资金紧张加剧,央行先后暂停了正向回购操作和央票发行。
迄今为止,市场上对央行重新开始回购的呼声不断。 大智慧( 601519 )分解师汪哋骆认为,央行恢复逆回购以对抗流动性压力是令人振奋的。 此次逆回购操作量仅为170亿,对资金方面注水的“实质性”影响有限。 但是,央行打破了“零操作”的动向,解放的信号不足为奇。 但是,今天市场资金利率跌幅有限,央行今后必须继续开展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足够的资金,才能进一步稳定流动性形势。
那么,你如何看待未来货币政策的动向? 中金企业认为,从政策意图来看,从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来看,短期总量缓和的可能性不大,越来越多的是结构调整,试图吸引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 但是,在深层次矛盾(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变的情况下,金融部门信用引导政策的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金企业评价称,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货币信贷、社会融资总量增长率持续下降,房地产市场可能由此降温。 在这种情况下,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放松的压力将会加大。
后市的展望资金方面依然紧张
短期内,央行在公开市场的操作可以减缓资金方面的紧张局势。 展望下半年,资金方面会继续困扰市场吗? 湘财证券给出了“看不到好消息,坏消息没有结束”的评价,但近期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政策显示了央行的困境,难以选择是否保证改革vs增长,政策走势中性。 m2与去年同期相比的高增长、地方债务、房价、影子银行等制约着央行降低公司融资价格,在这些问题得到比较有效的处理之前,政策不会放松。
国泰安妮说,6月的缺钱与上次的情况不同。 从战略角度看,此次缺钱将推动社会风险认知的上升,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 在改革过程中,风险认知的上升并不会轻易结束,新的外部冲击有可能再次引发非典型的资金不足。 从时间节点来看,8月中旬附近是注意是否再次缺钱的敏感时间。 一旦银行间利率再次成为长期高企,a股将面临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标题:“央行重启逆回购 资金面重现平静?”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