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0字,读完约3分钟

据经济之声“天下企业”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家王浩今天评价说,国有企业开始强调和处理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更多的智慧。

王浩:昨天,北京金融街( 000402 )数十名维权人士打着“我吃饭”、“生活”的标语,向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表示将再次回去工作。 不久,网民拍摄的照片开始在微博上迅速转发,评论中大多认为银行的劳务派遣员工得到了维权。 此后,工商银行( 601398 )、建设银行) 601939 )均发表官方声明,表示维权者不是网上所说的劳务派遣者,而是多年前与银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信访条例妥善解决

“国企分流员工社保问题凸显 政府需担当更需智慧”

于是,已经被大家遗忘的人又开始浮出水面,这个集团是10多年前被强迫支付工作年限的银行职员。 2000年,中农工建四大银行通过收购工龄的方法分流员工近40万人。 当时,这些国有企业的员工根据工作年限的长短每年得到数千元的补偿,共计数万元。 拿到钱后,他们离开了国有体制,从某个职业开始。

“国企分流员工社保问题凸显 政府需担当更需智慧”

昨天,采访了几位维权者。 当时30、40岁的时候,他们可以打工做生意。 但是,现在过去了10多年,他们到了50、60岁的年龄,必须退休,被耍得团团转也动不了。 那时,我感受到没有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的日子是多么难。 这些大央企分流员工现在的身份也非常不自然,九江出身的某维权人士表示,他们现在不仅享受不到原银行的各种福利,也享受不到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者的照顾、下岗员工的优惠政策。 他们去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地方政府有困难就找中央银行,你的银行世界500强,就这一句话塞回来了。 数万元放在那一年就是钱,到了现在完全不值得。 一位银行职员回忆说,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很多同事也没想那么多,一时冲动就走了。 现在想想,为这些人感到非常遗憾。

“国企分流员工社保问题凸显 政府需担当更需智慧”

今年年初,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客户经济之声采访节目中表示,当时的这些分流员工尤为情绪化。 傅成玉算了账本,当时买工作年限的费用在8-11万元之间。 这笔钱留到今天一个月3000元,三年就可以花完。 如果支付社会保障,就会更加杯水车薪。 傅成玉说,这是上次国有企业改革的遗留问题,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今天不能忘记这个小组。 另外,不能只有他们承受改革的价格。

“国企分流员工社保问题凸显 政府需担当更需智慧”

这些人在那一年自愿租用合同,但现在也有相反要找工作的看法,这在法律上有点说不过去。 但是,在历史的细节和诸多繁杂面前还有法律无法承受的沉重,脱离当时的条件和环境,简单地将问题扔在法律上进行判决,未免太简单化了。 虽然当时国有企业改革千钧一发,但买入工龄这种模式是自发的、高效的,负面效应在当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但现在人们似乎可以理解这种强调。 总之这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这些是经济转型的镇痛。

“国企分流员工社保问题凸显 政府需担当更需智慧”

以前注重速度,现在注重质量和幸福。 我觉得现在,国家伸手拉住被从列车上扔下的人们也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和当时的政府其实也有看不见的合同关系,对他们的社会保障政府也要承担这笔债务,或者叫转换价格。 这些人当时的价值创造,除了自己领的工资外,在当时的国有资产上也凝聚着很大的疙瘩。 目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效果非常大,此时置换国有资产,填补这些人的社会保障缺口也是有道理的。

标题:“国企分流员工社保问题凸显 政府需担当更需智慧”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