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08字,读完约12分钟
金融界最近最重要的信息无疑是央行将放开贷款利率。 这对银行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 会影响几何图形吗? 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有限制吗?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到底走过了什么曲折的道路? 海外利率市场化的是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利率市场化时代,未来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会发生什么变化?
是为了在股市开盘期间避免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还是为了给金融机构足够的应对时间,近年来央行形成了周五晚上发布重大决策的偏好。 只是,这次“周末惊喜”来得太突然了——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决定从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唯一受到限制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消息一出,网上马上说:“这次狼来了! 银行的好日子结束了! ”有人高兴地说:“民营企业的融资春天到了! 打破金融体制利率双轨制的机会来了! ”但是,也有人对此漠然置之。 “最后受益的很可能是财富丰厚的中央企业,中小企业如何才能获得浮息呢? 中央的政策意图很可能会被扭曲! ’更有一些人觉得,在资金供给跟不上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上浮利率的动力远远大于上浮利率。 “对一些野心勃勃的银行来说,放进去的不是狼,而是大肥羊”
暂时,放开贷款利率的影响众说纷纭,专家意见也不一致。
以主要影响有限为象征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为现在商业银行几乎没有贷款利率的空间。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副主任牛晓健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只有11%的银行贷款以低于央行基准利率的水平发行。 这是因为即使放开贷款利率,今后一段时间内,能从银行贷款到基准利率7折以下的借款人也不多。 这些借款人大部分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等。
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也表示,即使在原有30%的贷款波动区间,实际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波动幅度也几乎在10%以内,只有最初的住房贷款可能会下跌15%。 上个月经历了“缺钱”之后,现在很多商业银行还不平静,已经有很多商业银行取消了最初的房贷折扣。 所以从短期来看,这一措施总体上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较轻。 “但这一举措的象征意义在于进一步释放了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和力量信号,也进一步确定了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
“应该说央行此次放开贷款利率时的选择非常巧妙。 现在正是银行缺钱的时候。 即使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也很少有银行能承受7折以下的贷款利率。 给予银行比时间更长的适应期,就像将改革对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一样。 ”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这样说道。
利率放开真是太幸福了
虽然短期的实际冲击有限,但市场化闸门一旦打开,将来必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业绩和业务结构。 招商证券( 600999 )首席拆股师罗毅认为,贷款利率放开后,银行间竞争必然加剧,利率下降,利率差距变窄。 据他估算,这次波动将对银行净利润产生2%的负面影响。
交通银行( 601328 )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估算,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后,今年银行贷款利率将下降5~10个基点,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下降1%~1.5%。
但是,黄泽民不承认这个想法。 他认为,完全放开贷款利率后,银行贷款利率不会下降,息差也有可能不会反向上升。 “利率市场化应该被称为利率自由化。 因为信用资源与普通商品不同,并不完全由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 根据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首先由央行明确的再贷款或再贴现率构成官定、短期、最低利率,然后由银行同业公会据此商定适当的利率,最后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贷款方的信用状况等最终明确实际贷款利率。 实际上是给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决定利率的自由,不是市场完全单方面计算的。 所以商业银行为了争夺贷款客户而进行价格战的可能性很低。 ”黄泽民进一步分解认为,总额限制和储蓄贷款比限制决定了目前信贷仍然是稀缺资源,许多信托收益率达到14%,由此可见一斑。 在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提高,存款利率上限依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单方面放开借贷利率,对银行反而是个好事件。
牛晓健也一样认为,放开存款利率对银行来说是个好消息。 对风险高、议价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来说,今后也可能会出现“店欺客”,对你喜欢借贷、银行缺乏降息动力能力强的中央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可能会出现“客欺店”,在贷款利率谈判中更有利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银行有机会通过价格战从四大银行的嘴里夺走这些央企的客户资源。 因为中小银行的贷款规模太有限了,资金价格也相对较高,不容易和大银行进行价格战来抢夺大客户。 “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利率市场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果能借机大力发展自己特色的业务,发挥自己的特点,调整业务结构,反而会更好。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风势,只引起价格的战斗,艰苦奋斗的话,将来就不好说了。 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来说,从全球来看,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大规模破产,大银行往往更大。”
曙松也认为,中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变为差异化定位。 大型银行需要越来越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中小银行需要转型为更具针对性和相对定价能力的中小企业。 如果最终能形成这种互补型的良性竞争,那就是银行和实体经济的双赢。
谁会让利给谁
当然,最终是银行和实体经济双赢还是双输,目前还不确定。 总之,今后的市场将呈现各种可能的趋势。 一个决策层希望的动向是,贷款下限放开将增加大企业对银行的谈判空之间,削弱银行的利润空之间,越来越多的贷款资源将向价格较高的中小企业倾斜,许多银行将中小企业的贷款 从而既有利于利润银行领域回归实体经济,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是,另一个可能的动向非常令人担忧。 也就是说,一旦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国有大公司特别是垄断公司的融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产生更严重的垄断结构和领域间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利润损失,银行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换言之,今后有可能出现中小企业用融资价格补助大型国企的局面。 对夹在中间的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上浮贷款利率获取更大利润的代价是面临更大的信用违约风险。
另一个糟糕的情况是今后越来越多的贷款将流向房地产行业。 央行公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4.2%,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长18.1%,可见房地产也不是利率放开后高层希望看到的资金流向。
释放存款利率还需要多长时间
另一个身体们在意的话题是,贷款利率放开后,什么时候会成为与老百姓理财关系更密切的存款利率? 事实上,近年来,信托市场、银行理财商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但往往与影子银行混为一谈,增加了贷款人的实际贷款价格,给监管带来了困难,影子银行可谓利率监管下的畸形蛋。
但是,存款利率放开有很多先决条件,中国银行( 601988 )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存款利率放开意味着银行有经营不善和破产的风险。 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小储户后再放开存款利率。”
连平先生都认为,除了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外,我国的债市还不够成熟,可转让的大额长期存款( cd )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因素制约了存款利率的全面开放。 但他相信年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加剧。 存款保险制度也有可能在下半年建立,但存款利率一旦完全开放,可能不会马上推行。 “存款利率对银行的影响很大,这几年业务收入增长率下降,首要利益依赖贷款。 存款价格大幅上涨,利差就会变窄。 关键时刻,为了达到贷款比例的要求,银行会不惜重金提取存款。 如果一下子放开一切,存款市场的利率上升会很大,再次出现“缺钱”,迫使贷款利率水涨船高,在信用诉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会伤害实体经济。 ”和平解体道。
“金改”的长征之路还很长
此次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急剧加速,不仅让外界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抱有期待,也让本届政府加快了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除了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有很多疑难杂症,必须尽快克服。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是必经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推进银行行业的全面自由化竞争,即允许民间和社会资本集团运营银行。 只有形成银行多元化和公平竞争,才能改变目前国有大型银行垄断金融资源的局面。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利率市场化只是中国“金改”巨型项目的第一步,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性等“金改”的要点和难点还在等着我们。 尽管有这些困难,但如何推进必须进行的改革,将考验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
背景知识:中国利率市场化演进史
第一步:放开银行间借贷市场利率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专业银行的资金可以相互借贷,资金借贷期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商定。
1990年3月颁布了《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大致情况。 1996年6月1日,央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第二步:放开债市利率
1991年,国债发行开始使用贴现出售这种有市场因素的发行方法。
1997年6月5日,央行下发《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实现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市场化。
1998年8月,国开行首次通过央行债券发行系统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金融债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完成市场化发行。
1999年10月,国债发行开始使用市场招标形式,彻底完成了债市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三步:放开外汇存款利率
从2000年9月21日起,中外汇利率管理体制开始改革,率先放开外汇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以上(含300万美元)的大额外汇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汇存款利率仍由央行统一管理。
2003年7月,开放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汇小额存款利率。 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下限开放、上限管制。
2004年11月,开放1年期以上的小额外汇存款利率。
目前,只有一年的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外汇存款利率实现了上限管制,解除这一管制意味着外汇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
第四步: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
1999年10月,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企业法人试办了5年期以上(不含5年期)、3000万元以上长时间的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明确。 这是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首次尝试。
2002年2月和12月,协议存款试点存款人范围扩大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完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改革试点的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003年8月,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允许上浮至贷款基准利率的两倍以下。
2004年1月1日,商业银行、11个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波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波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 10月29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不再设定,跌幅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然后,人民币存款利率实行下存制度。
2006年8月,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波动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85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
年6月8日,人民币存款利率波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波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7月6日将贷款利率变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年7月20日,人民币贷款利率全面开放。
标题:“揭秘我国利率市场化演进史”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