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5字,读完约6分钟
7月16日,兴业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应邀出席李克强总理的座谈会。 他在新京报上表示,参加座谈会的最大感受是,新一届政府在经济方面有很强的市场化改革意识。
他认为,这个座谈会的形式可以使学者更好地了解高层决策面临的制约,使决策层更直接地了解现实。
从近期政策来看,鲁政委认为,只要经济顺利运行,大宏观政策不会频繁随意调整,而是在“大盘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结构优化。 关于首相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构想,他谈到稳定增长和和谐结构并存,是长期依赖市场化的作用。
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民间投资
新京报:你参加总理座谈会了吗? 你有什么感受?
鲁政委:参加了座谈会。 整体感受是,新政府有很强的市场化改革意识。
新京报:你怎么看这种形式的座谈会所起的作用?
鲁政委:我认为座谈会的作用是双向的。
首先,通常认为国务院的决定是神秘的,可以通过座谈会让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高层决策者面临的制约。 学者平时都说决定应该怎么做,但是作为政治家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很多,不仅仅是考虑经济因素。 这样的座谈会有助于了解高层决策时面临的特殊限制条件。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层近距离了解市场,倾听外部声音。
新京报:总理说,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有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 增长的原动力和下行的压力分别是什么?
鲁政委表示,从表面上看,下行压力要么稳定,要么放缓,出口下降。
从公司的心情来看,今年的生意比往年难,库存压力很大。 领域中供应能力和生产能力非常大,但东西卖不出去。 过去,市场好的时候,公司借了很多钱投入生产能力,但投产后生意一落千丈,无力偿还,债务压力很大。
从国际环境来看,比两年前好,但这并不必然处理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环境。 如果不好好利用环境,美国经济的好转对我们来说不是福音。 日元贬值太多,也会给国内公司带来很大的压力,日元贬值后有利于日本的出口,增大我们宣传的产品的国际竞争压力。
也有我国经济上的动力。 首先,大家都在谈论人口奖金的消退,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令人担忧。 这说明中国的劳动力还很充足。
其次,中国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还很大。 东部经济增长率下降后,中西部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第三,地方政府债务高备受关注和争议,但从有利的方面来看,证明了地方政府有迅速发展经济的热情。 其实,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不要加大政府的大包小包,重要的是他们要想办法创造好的环境,让民间投资得以进行,民间投资有潜在的热情。 所以我认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很充足。
gdp增长率7.5%的下限最紧迫
新京报:总理认为,要使经济运行达到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会偏离“下限”,物价涨幅等也不会超过“上限”。 “上限”和“下限”的合理区间具体是什么水平?
鲁政委:总理在广西的讲话中说,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年初设定的区间内。 这个年初设定的区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设定的。
政府实务报告设定的年增长目标为gdp增长率7.5%,cpi涨幅3.5%,失业率小于4.6%。 哪个目标最紧急?
从失业率来说,人们认为如果失业率没有大问题的话,经济增长率再低也没关系。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年失业率的压力不是很大。 4.6%是朱镕基总理时代最困难时的失业率目标,今年不可能走到那么困难的地方。 虽然不能排除未来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年内不会那么快恶化。 所以这不是最大的问题。
cpi的年度目标也不是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上半年我国cpi涨幅为2.4%,这意味着要超过全年cpi上涨3.5%的目标,下半年各月cpi必须达到4.5%。 所以,空之间也很大,也没有问题。
所以最紧急的是gdp增长下限7.5%的目标。 上半年gdp增长率为7.6%,如果下跌势头不停止,未必能达到年增长率7.5%,所以这是最紧迫的。
宏观政策不经常调整
新京报:在首相提到的“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促进改革”中,哪个目标最重要?
鲁政委:以前的研究者认为,稳定增长和和谐结构两者相互排斥。 经济增长太快了,如何调整结构? 所以,结构调整必须以一定的经济下调为代价,这几乎是研究行业的主流观点。
但是,这次李克强总理的讲话非常清楚。 也就是说,和谐结构与稳定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即经济稳定增长有利于和谐结构,结构优化有利于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
从国务院的水平来看,和谐结构与稳定增长并未分割。 从政策上看,稳定增长的措施之一是棚户区改造,对未来城市化和民生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例如,节能环保和促进内容消费都是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措施。
的方法是结构调整的有利方面,即快速发展城市化、节能环保、生产型的服务业和生活型的服务业。
新京报:除演讲外,新一届政府还发表了一系列政策。 例如,取消和下放审查项目,削减中央部门的常规支出,活用库存资金等。 这些故事和措施高层表达了什么样的想法?
鲁政委:从最近的措施来看,高层不会随意调整大方向,只要经济形势不大幅恶化,大宏观政策就不会频繁随意调整。 也就是说,如果经济依然顺利运行,在“大盘子”还没动之前,就进行结构的优化。 从财政上看,包括压缩正常支出等在内,是把不该花的钱投资在该投的地方,要激活这叫做搞活财政的存量,就要放松货币政策,而不是多印钞票
在经济构想方面,它是稳定增长和协调结构并存,从长远来看是市场化赖以生存的作用。
标题:“总理阐明调结构与稳增长相辅相成 7.5%下限最紧迫”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