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29字,读完约8分钟
[对中国来说,不仅担心原油进口量,也不能忽视缺乏发言权带来的高价风险]
作为中石化旗下华东沿海某钢铁厂的干部,李风(化名)每天不仅要关注自己负责的工作,还必须关注中东的局势。
“每天上班打开电脑,必须先看国际信息。 如果中东出了什么错,我会揪心。 ”李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我们工厂加工的原油都是从中东进口的,当地的小风吹可能会导致我们进口的原油出现差异。”
站在精炼厂附近的港口,李风指着远处的几个原油装卸码头说:“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从这里登陆,通过岸边与精炼厂相连的这些管道,把原油放入我们的加工生产现场。”
原油价格占炼油价格的90%以上。 因此,进口原油的价格直接影响炼铁厂的利润。 但是,原油的价格牢牢掌握在原油出口国手中,对李风所在的炼油公司来说,议价能力微乎其微,“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善自己工厂的技术和管理,控制价格。 ”他说。
李风所在的钢铁厂是中石化历史最悠久的钢铁厂之一,也是最赚钱的钢铁厂之一,见证着中国从零进口原油一半以上的过程。
在中石化内部,有很多人和李风一样关注国际原油市场。为了鼓励钢厂采购性价比最高的原油,中石化内部还将开展进口原油优秀公司的评选活动。 另一家原油进口巨头中石油也与原油出口国公司合资新建炼铁厂保障油源等,苦于原油进口。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但进口价格也相应较高。 中国的原油进口量是如何一步步增长的? 现在每年进口多少? 这些原油是从那些国家进口的吗? 中国进口原油的价格是怎样达到最高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进口量仍将持续上升,对外依存度将长期维持6成左右。 未来两三年内,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但由于中国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很大,原油进口价格难以下降。
从到60 %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2.71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8%,对外依存度约为58%,创历史最高纪录。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等许多机构预测,全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60%。
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大庆油田以来,国内原油20多年来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曾向日本等国出口原油。
大庆油田之后相继发现了许多油田,但费用增长远远快于产量增长。 到1993年,中国从原油净出口国转型为纯进口国,距离那时正好过去了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从0迅速上升到近60%。
对原油进口激增感受最深的,不就是国内最大的炼油公司中石化吗? 中石化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中国进口的原油大部分由中石化消化,目前企业采购原油量超过80%,负责原油采购的部门和企业整体正在努力降低原油进口价格,如在海外建立仓储基地,组建自己的物流运输队伍等
中石化是其控股公司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在全球收购并新建了许多石油仓储资产。 希望提高石油贸易、仓储能力、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加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相关公司和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的原油进口多样性近年来也有所改善。 卓创消息称,2007年至2007年,中国进口原油排名前5位的国家名单没有变化,前2位是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第5位是阿曼,此前排名第3的伊朗和此前排名第4的俄罗斯,去年互换了位置。 排名前五的进口数量占总数的比例从2007年的约60%下降到了年的约50%。
没有定价的发言权
对中国来说,不仅担心原油进口量,也不能忽视缺乏发言权带来的高价风险。
从2006年到2006年,中东地区出口亚洲的主要参考基准价格迪拜原油现货价格从每桶61.5美元上涨到109.1美元。 与此相应,中国进口原油的平均价格也从每桶约60美元上涨到110美元左右。
去年,国际原油期货平均价格创历史最高年水平,wti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94.2美元,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111.7美元。 据一家媒体报道,去年中国进口原油价格达到每桶110.31美元,进口原油总价格1.38万亿元,原油成为中国最大的单独进口商品。
卓创情报分解师朱春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进口原油约有一半来自中东地区,只有中东地区稳定地向中国供应充足的油源。 从中东各国出口到中国的原油价格以迪拜价格为基准,加上一定的上涨水。
从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地区进口的原油价格一般比欧美各国高。 关于其理由,朱春凯说,出口国牢牢掌握定价权,他们认为中国诉求多,只能不断进口,所以定价高,中国公司进口原油时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中国原油进口以英国北海brent原油价格为第一参考,布伦特年平均价格为111.67美元/桶,美国wti原油年平均价格为94.13美元/桶。 根据这个计算,中国年进口原油的平均价格比美国高17美元/桶。
年中石化内部进口原油优秀公司金牌获得者齐鲁石化负责人总结国际原油采购秘诀如下。 “密切关注国际原油市场的几个变化情况,采购性价比较高的原油。 增加与总部相关部门和联合石化的信息传递,及时补充稀有油种、机会油种; 根据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库存,尽量降低原油采购价格。 ”
“所谓采购的妙招,其实并没有确定统一的标准,价格就摆在那里。 中国降低石油炼制价格的做法只能从自身着手,比如根据进口原油的质量,相应地改善自身的技术装备等。 此外,还可以优化运输的距离和路线。 ”朱春凯说。
然而,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戴家权认为,中国进口原油没有定价权与进口公司本身关系不大。 他说,原油定价权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北美和欧洲国家的进口原油之所以便宜,是因为有自己影响较大的基准油价,即纽约wti和伦敦的布伦特基准价格,但没有中国及整个亚太地区,很难取得定价权。
另外,由于国际原油大部分以美元计价,美国在石油价格水平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目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还不健全,人民币也还没有国际化。 国际石油价格的制定为什么有发言权呢? ”戴家权说。
脱离能量独立[/s2/]
中国的钢铁厂还在继续扩大能源,国内的诉求也在持续增加,对原油的诉求也在持续增加,与此相反,美国这个目前世界上进口原油最多的国家,由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正在走向能源独立,对原油的诉求正在减少
根据欧佩克今年3月发布的预测报告,到今年年底,中国原油进口将达到600万桶/日,中国将成为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另外,bp集团发布的年度版《bp2030世界能源展望》也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时间可能是一年。
但是值得观察的是,美国进口原油最多,但其出口成品油数量也很大,成品油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中国现在只出口比较少量的成品油,大部分成品油仍然留在国内。
业内人士几乎一致认为,中国原油进口量短期内应该只是上升。 工业化部前部长李毅日前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原油诉求较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9%。
预计进口量将增加,中国提高原油价格话语权的前景不容乐观。 戴家权表示,对原油进口国来说,取得定价话语权需要有影响力的原油期货基准价格,日本、新加坡都推出了自己的原油期货产品,但在国际上基本没有影响。 “我国也计划推出原油期货,未来前景尚不明朗,但我个人很悲观。 ”
事实上,中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努力加大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油气企业尼克松,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北海布伦特的资源。 中海油希望借此加入北海布伦特的定价模式,获得国际油价话语权。
标题:“能源独立任重道远中国明年或成最大原油进口国”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