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6字,读完约5分钟
漫画/犇
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加剧。 中国人民银行昨晚表示,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天开始全面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但房贷最多只能优惠7折。 对于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央行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条件,平稳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自主明确贷款利率水平
央行表示,从今天开始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让金融机构在商业基础上基本自主明确贷款利率水平。
但是,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波动区间暂时不调整。 目前,贷款下限是基准利率的0.7倍,但很少有银行以7折的价格发放贷款。
央行表示,这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遏制投资投机购房的诉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由于该人民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了较为有效的政策诱惑和审慎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贷款政策。
取消所有贷款利率上限
昨天,央行宣布,从2004年起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置上限。 至此,所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上限已被取消。 从2004年10月开始,中国取消了大部分金融机构融资上限,只对农村信用社实施上限管理,利率上限从基准利率的2倍扩大到2.3倍。
但是,根据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贷款案件的若干意见》,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借贷利率的4倍,在司法实践中不得超过基准借贷利率的4倍。 因此,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能否突破基准利率的4倍还需要注意。
此外,金融机构自主明确,央行将取消对票据贴现利率的管制,变更贴现利率,为再贴现利率增加明确的方法。
开放贷款利率的条件已经成熟
央行表示,199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目前,人民银行只管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货币市场、债市利率和境内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 年6月和7月,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波动区间。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机构差异化、价格精细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从总体上看,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微观条件基本具备。 从宏观层面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 从微观主体上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加强,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和居民也适应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 从市场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已成为公司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标准。 从监管能力来看,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产品的传导渠道也比较畅通。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全面判断各基础条件成熟度、重视风险防范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开放贷款利率良好的微型公司
央行表示,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后,金融机构和客户自主定价空之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定价战略,降低公司融资价格,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
另一方面,促使公司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公司通过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的增加,直接融资市场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融资的多样性,也为金融机构增加了微型公司的融资提供了更大的/ /
总的来看,这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措施,对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 S2 /信息扩展/ S2 /
存款利率化条件还不成熟
央行强调,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波动区间,首要考虑的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深,要求的条件也相对较高。 从国际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最重要、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基础条件的成熟度逐步实施,有序推进。
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企业管理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不断建立。 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的各项基础条件,稳步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标题:“金融机构贷款7折利率下限取消 按揭例外”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