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92字,读完约9分钟

广东省碳交易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7月4日,广东省法制办公室开始就《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送审)》(以下简称《办法》) 1月征集意见。 《办法》对配额发放、补货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重要问题作出了规定,确定了林业碳汇引进和年平均价格三倍的罚款机制。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根据多条途径,目前广东省发改委组织了中科院广东能源研究所、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中山大学等相关机构,对公司碳排放报告核查、碳排放权配额、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等进行了最后讨论和修订,重点公司的核查和配额制定也初步完成。 最快今年9月,广东省将正式启动规模化碳交易。 《办法》规定的免费发放与有偿购买相结合的办法,也将在配额发放时为一级市场带来交易。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包含在公司内的范围没有限制

公示中的《办法》中未确定纳入控制排放公司的标准,“主管部门在部分领域的年碳排放量(或年能耗)符合规定标准的重点公司)以下简称控制排放公司”。 一野的年碳排放量)或年能源消耗量) )符合规定标准的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公司)以下,简称新规模以上项目公司) )分配碳排放权配额。 管理公司和新建规模以上的项目公司范围由主管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明确。 ”。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管理方法规定了具体的门槛,它是有效的。 ’一位业内人士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已经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和公示中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草案)》中,也同样没有对供货公司进行详细规定。

但是,在广东省去年9月公布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中,“控制排放公司的范围是我省行政区域内的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等工业领域的中年—年中的某一年。

广东省发改委随后也公布了首批纳入碳排放新闻报告制度的要点公司名单,包括310家报告公司、239家交易公司。

对此,一位参加广东省制度设计的内部人士表示,原有方案确实有相关规定,但最终被删除的可能是今后将考虑纳入其他排放量较低的领域。

配额发放有点紧

在碳市场最重要配额的制定和发放中,《办法》第七条“排污公司配额”规定,根据排污公司的历史排污水平和领域生产标准水平明确年度碳排放权配额,按一定比例实行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购买。

“重要的是如何决定金额。 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南雄市彤置富水泥建材投资有限企业副社长何钢说。 他所属的水泥企业是广东省纳入碳排放报告制度的积分公司。

记者了解到,广东配额将发放或略严格,但有偿购房比例大致在5%至10%之间。

何钢表示,在水泥领域,同样规模、同样技术的生产线由于建设年份早晚不同,实际生产能力有时会有所不同。 “例如,采用同样新型干式法的5千吨规模的生产线,新设公司新设备的台的产量会提高,从而有可能导致单位能耗的下降。 ”这何钢说,在计算排放量时能否区分这一点,体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另外,作为生产能力发挥受到市场限制的公司,好几钢都在担心配额发放是否会导致单位能源消耗量。 “我不知道考核是按单位产值还是总量计算的,但是今年的市场状况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计划,公司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总排放量会下降,但单位排放量一定会增加,有可能超过配额指标。 ”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 在深圳试验的方案中,采用了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方法。 即公司最初获得的配额是其预测的工业增加值乘以碳强度,但在履约期限结束时,必须将该公司的实际工业增加值乘以碳强度,得到公司实际可获得的配额。 因此,像水泥领域这样能源消耗和产值不完全一致的公司面临着超标的危险。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前述内部相关人士表示:“减排目标肯定是根据碳排放量计算的。” “但是,发放的配额应该是明确的值。 首先根据区域基准线明确配额,然后根据后生产量和强度赋值。 第一由历史水平决定,不受当年产值的影响。 ”。

补充机制林业碳汇

《方法》还对补充机制作了进一步的证明。 其中第九条《补充机制》规定,除了上缴碳排放权配额外,排污单位还可以上缴国家快速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核证自主减少排放以抵消实际碳排放。 控制排放公司为抵消实际碳排放而采用的林业碳汇等行业项目核证自愿减排不得超过本公司获得的年碳排放权配额的10%。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如果说抵消林业碳汇是优势,那么地方林业碳汇也应该像国家发改委的方法一样建立一系列的项目授予、批准、减排发放机制,之后的操作细则值得关注。 ”中创碳投战术总教练钱国强说。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官陈波博士认为,《办法》中没有关于削减量抵消源的规定,削减量有可能在各地区之间重复计算。

《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提到这两点。 发改委应当结合省有关部门和我省实际,参照国家有关要求,对林业碳汇等项目类型制定《广东省核证(温室气体)自主减排》的备案规则和操作方法。 省内项目向国家备案的“中国核证自主减排”或我省备案的“广东省核证自主减排”可以按规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结合《办法》和上述实施方案,广东省抵消机制来源被确定为省内产生或备案的ccer (中国核证自主排放量减少),其中林业碳汇按照广东省自主规则操作。

“目前,林业系统也报告了一组独特的法学家。 合格后,真正能交易的可能是为ccer开发的林业碳汇,但这个细则还没有出台。 ”前面的内幕说。

惩罚机制需要验证

根据《办法》第二十二条“约束机构”的规定,对拒绝履行该办法规定各项责任的公司,主管部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命令公司进行改革。 二、排污权配额的上缴不足部分按照配额市场年平均价格的三倍处以罚款; 三、新建规模以上的项目公司不受监管,未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额的,不得参加该项目的竞争性配置招标,并不得通过节能考核,完成的项目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这个约束机制相对于深圳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虽然深圳只是模糊地规定处罚三倍于市场平均价格,但广东提到了年平均价格。 ”陈波博士说:“但是,如果在标准的碳市场上设计,惩罚价格应该确定、固定、公开,但目前惩罚价格是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的,越来越产生不确定性。”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陈波解释说,碳市场是以身体为设计对象的市场,市场价格理论上等于惩罚水平和供求关系的共同作用,因此简化几乎是第一位的,除了供求关系和惩罚价格之外的因素都将受到干扰。 “首先,市场价格有一个标准。 在碳市场中是惩罚水平。 如果市场决定了这个价格,惩罚价格本身就会持续干扰市场,公司的决定可能会变得更复杂,价格变动也会变大。 ”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前述的内部相关人员也同意这一观点,“确实,惩罚价格如果不固定,就没有基准。 例如,如果碳价格从5元降至1吨,那么即使增加3倍,也将增加15元。 你可能觉得公司没关系,但惩罚就是惩罚。 ”但是,这位内部人士表示,固定惩罚价格还需要进一步的决定依据,即使是在碳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欧洲市场,目前制定的惩罚价格也没有科学的解释。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对比具体操作方面,钱国强表示,这一机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细化。 “例如,市场的年平均价格是多少年? 处罚力度能制约公司吗? 三倍的价格加起来会超过法律规定的政府处罚的最高限额吗? ”。

约束机制的执行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广东省法制办公室的意见征集栏,有一位名叫“yanxianxin”的网民进行了评论。 “第22条‘约束机构’的执行主体是发改委吗? 除了“不得通过该项目的节能审查”这一手段外,发改委下令改革和罚款是否意味着微观行业的执法现象?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进入公司方面,最在意的还是他们身边的好处。 “惩罚机制可以参考阶梯费、阶梯费来区分梯度吗? ”公司负责人何钢说:“因为影响排放的因素很多,所以有些公司可能比较客观,也可能稍有超出。 主观的情况下,可能超出了很多。 可以考虑一下差异化吗?”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经济手段参与市场

《办法》中,共有三条规定提到了碳金融的相关内容。 第十二条“交易制度”:及时引进投资机构、其他法人和个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活动; 第十四条《交易价格》(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主管部门和省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市场运营等有关情况实施管制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金融服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以碳排放权交易产品为质押的融资服务,向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责任的公司提供绿色金融信用服务。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这些也许参考了欧美的机制,但也是广东独有的特色,考虑了这些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但是,例如深圳已经允许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进入。 由于只有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加入,市场才可能活跃,所以现货市场的碳交易肯定难以活跃。 广东写着要及时引进,具体什么时候引进? ”。

“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另外,第20条“资金支持”还赋予了交易公司优先申报相关资金,优先享受相关支持的权利。

标题:“广东碳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配额发放略从紧”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