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2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魏) )中国央行12日公布了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6月底,中国广义货币( m2 )余额为105.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比上年末低1.8 ) 14 )。

这是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今年3月首次突破百万关口后,连续4个月进入“百万亿俱乐部”,稳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0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9.09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达到3.50万亿美元。 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38万亿元。

本月,市场对央行这一统计数据寄予厚望。 我想知道,在经历了6月初的所谓“缺钱”之后,人们是否会出现央行“盘点”、“未来不依赖信贷增长刺激经济”的具体数据。 更重要的是,这个数据还与研究和解读中国经济走势有关。

“中国广义货币余额破105万亿 增速减缓显收缩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6月底,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明显放缓。 在连续5个月超过15%的货币“扩大”,特别是今年4月几乎达到“大头”的16.1%之后,6月底中国广义货币余额增长率回升至14%。

但更值得观察的是,从该集团的数据来看,6月末狭义货币( m1 )余额比上年末低2.2个百分点,与广义货币相比“减速”较快。

对此,国家新闻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微博]认为,6月底狭义货币增速低于广义货币增速,释放了“经济收缩”的信号。

范剑平警告说,根据这样的数据,经济下滑的货币基础已经形成,年内中国经济活力和弱势。

中国银行(行情、问诊( 2.68,-0.04,-1.47% )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解师周景彤也观察到了这一变化。 记者了解到,狭义货币供应量“减速”快于广义货币,这真的意味着全社会流通货币的比重在下降,可以推测中国经济活力在下降。

“中国广义货币余额破105万亿 增速减缓显收缩信号”

周景彤表示,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实体经济6月比5月更不活跃,经济进一步下滑。 这与进出口数据等近期其他数据的情况一致。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表示,宏观调控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经济运行建成合理区间,使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偏离“下限”。 据分析,这是中国最新的重要政策信号,即在近期经济数据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国不会坐视经济增长率摆脱“下限”。 (完) )。

标题:“中国广义货币余额破105万亿 增速减缓显收缩信号”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