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7字,读完约3分钟

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按兵不动”,连续3周实现零操作。 在此期间,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正在恢复常态。

虽然钱荒已经离开,但机构似乎还处于“心悸”的状态,资金方面无法恢复到今年5月之前的平稳状态。 本周公开市场自然到期资金为零,受财政存款上缴因素的影响,资金利率从周三开始逐渐反弹,到周四短期利率全面上涨。

短期利率迫在眉睫

7月11日,公开市场仍处于平静状态,没有出现用于回收资金的正回购操作和中央票据发行,或用于投入资金的逆回购操作。 6月20日,银行间资金利率恐慌高涨后,央行终止公开市场操作,释放稳定信号。

过去三周,货币市场利率一直处于下行态势,隔夜、7天利率相继回升到4%以内; 截至本周二,这两个利率分别降至3.2490%和3.5960%,为5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如此,刚刚经历了银行间市场历史上最严重的缺钱,市场参与者不再恐慌,但未来流动性前景并不乐观。 结果,与今年早些时候相比,资金利率中枢大幅上升。 从本周三开始,资金利率停止了下行趋势。

“6月缺钱后,7月份资金价格下跌,但市场对资金方面的期待上升。 ”一位公募基金交易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央行多次未笼城、未投入、未发出宽松信号,因此市场预期不会放松。”

本周四,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短期品种全线上涨,银行间资金价格下跌势头全面终结。 其中,隔夜利率上涨10.37个基点,报收3.3547%; 7天利率上升22个基点,为3.81%; 14天利率上升5.6个基点,为3.906%; 一个月利率上升8.2个百分点,报4.351%。

“公开市场“零操作零到期”资金偏紧市场利率上行”

昨天,财政部和央行进行了今年第四期国库现金确定招标。 规模为500亿元,期限为6个月,中标利率为5.01%,比6月20日第3期利率大幅下降149个基点,但明显高于今年第1期、第2期的4.50%、4.80%。

一级市场方面,当天招标的农发债中标利率为4.25%,比上个工作日二级市场收益率高出8个基点。 受此带动,二级市场收益率普遍上升。

下周1600亿中央票的有效期限[/s2/]

除了审慎、外汇占款滞后、期望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清零外,推动资金利率反弹的重要因素是季节性的财政存款上缴。

在我国,财政存款波动有很强的规律性,通常是每年2、6、9、12月财政存款大幅减少,财政支出集中下调的时间。 在剩下的月份,财政存款大幅增加,很快就会有数千亿元的资金从商业银行系统中流出。

7月9日,央行发布8号文,进一步规范银行间债市交易结算,要求所有交易必须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停止所有网上交易,短期内还可能对市场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资金方面面临着许多利益因素。 第一,下周二,公开市场将迎来1600亿元的央票到期日,月末还有850亿元的央票到期日。 第二,下周一是存款准备金的正常缴存日,到了6月底,7月以来存款逐渐减少,这次很可能发生大规模资金退保。第三,下周四,财政部和央行进行了今年第五期国库现金认购招标,规模为500亿元。

“公开市场“零操作零到期”资金偏紧市场利率上行”

一位股票银行金融市场部的研究员说:“最近,市场正在寻找资金利率的底部,但现在已经见底了。 资金方面短期内不太紧张。 具体如何进化,需要看中央银行的动向。 ”

标题:“公开市场“零操作零到期”资金偏紧市场利率上行”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