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2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7月10日,在中国上半年核心经济指标相继出台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确定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具体内涵。 宏观调控使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会偏离“下限”,物价涨幅等不会超过“上限”。
李克强总理的发言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但根据市场推测,心中的“上限”和“下限”应该接近于今年政府实务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率7.5%左右,居民花费费用将上升幅度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 这个故事也回答了这几个月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放”和“忍”的“限度”在哪里?
从与记者初次见面时承诺“将误戴在政府手上的手换成市场手”,到推进100多个批准权限的取消和委托,李克强总理在其泥塑的头几个月,一直致力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告诉记者,新时期政府新时期战术框架的切入点是推进政府转型,交换政府权力的减法和市场活力的加法。
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同样到处都有“放手”的影子。 关于快速发展,在过去依赖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的时候,用放松货币进行短期刺激似乎也没有纳入决策者的考虑。
从改革来说,本届政府将理顺资源能源价格确定为改革突破口的思路,动作频繁。 理顺价格的重要含义也是放松行政干预,尽量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短缺的程度。
“放”的策略带来了“忍”的控诉。 面对疲软的经济数据,放弃短期刺激,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容忍经济增长下行,面对资源能源价格的“弥补”,淡化政府干预,意味着接受价格改革带来的通胀压力。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的“上限”暂时令人放心。 上半年中国居民费用指数( cpi )同比上涨2.4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通胀的未来将在良好的控制之下。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能否守住“下限”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10日拉响了警报。 据海关统计,时隔17个月,中国6月出现进口、出口数据同比下跌的“双降”格局。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进出口双双不如预期,这表明外需依然疲软,考虑到汇丰制造业的pmi也在持续下跌,下周一公布的中国二季度gdp增长率将持续放缓。 在这样的预想之下,唱空一点的中国声音再次袭来。
对此,国务院快速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从短期波动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整体稳定。 特别是在就业方面,中国的失业率没有超过5%。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强调,政府不会突破经济的“下限”,并强调“如果未来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决策层一定会采取相应措施。”
换言之,只要经济增长率没有摆脱“下限”的趋势,中国政府就会倾向于通过改革而不是短期刺激来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9日的讲话中,李克强也再次强调要依靠改革开放处理快速发展中的难题,通过结构调整推进变革升级。 他要求,未来必须让市场主体有稳定的期望。 并要加强控制的对比性和预见性,实现稳中有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 (完) )。
标题:“经济注意:李克强首谈中国经济的上限与下限”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