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9字,读完约2分钟

张静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提出建设“公开、透明、规范、完善”的预算制度后,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在务实安排政府新闻公开要点时,再次强调要继续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通知指出,要在做好预算决算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加大“三公”经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审计新闻的公开力度。

此次文件进行了定向指导,列举了具体措施,首先要推进“三公”的经费公开。 措施包括:年细化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明细额增加的中央部门,要细化证明增加的原因。 中央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将公用车的购买和运行费细分为购买费和运行费公开。 各省(区、市)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加快向省级以下政府公开,争取到年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2015年前市县级政府公布“三公””

另外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公开。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应当在按科目公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至分项目公布。

三是推进财政审计新闻发布。 通知各部门全面积极公开审计发现问题的改善情况,提高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公开的透明度和全面性。

迄今为止,预算公开一直为学术界和媒体所诟病。 关于预算的不透明性,社科院财税研究者和高校学者多次向记者表示,预算公开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预算公开也存在公开新闻不够细分等问题。

“2015年前市县级政府公布“三公””

社科院财经战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此前表示,只有财政透明度可能对财政预算有良好的监督,必须尽量减少国家机密的范围。

社会科学院上周发表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显示,公众对财政收支关注度较高。 在财政民主化的10个指标中,反映财政收支对一些事项的关注度、舆论和社会对财政行为的影响、财政问题积极性的3个项目名列前三。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财政收支极为不透明。 报告指出,目前参与财政收支若干事项的渠道不畅,难以满足公司居民参与财政收支决策的需要。

标题:“2015年前市县级政府公布“三公””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