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3字,读完约2分钟
中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据中国之声《信息晚高峰》报道,刘先生是媒体工作者,每天在自己的节目中非常热情地关注民生冷暖,但对他自己来说,劳务派遣工一直是无法摆脱的身份。
刘先生:我们和有编制的员工工作量一样。 工资方法是,我们的工资在2000左右,但是正式员工的工资在4千到5千左右,每个正月和节日都不一样。 我们在职位上晋升了空之间非常小。
长期固定在一家公司工作,但在身份上不属于这家公司。 像刘先生这样的“劳务派遣工”,近年来总数越来越庞大。 据一项可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公司员工中劳务派遣人数3700万人,每10人中就有1.3人是劳务派遣员工,加上机关事业单位的派遣人员,劳务派遣总数相当于4200万人。
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个变化是,劳务派遣劳动者从外出务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等文化素质低的人群向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开始增长,甚至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的最初身份是劳务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人员面临的问题比较集中,从事同样的工作,工资不同的社会保险、公积金待遇有明显差异的上升通道受到阻碍等。
明天,对所有劳务派遣员工来说,都是有希望的,新的开始。 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政的最大亮点是确定了“临时工”享有与雇主“正式工人”同工同酬的权利。 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时福茂:
时福茂:同工同酬确定了。 特别是规定三性时,暂时不超过六个月,辅助性如在单位销售,卫生食堂的单位为辅助性; 相反,职场员工因为在学习休假,可能在职场,但是因为没有人,所以要使用劳务派遣。 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之一才能使用。
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在立法上毫无疑问是一大进步,但为什么不把“纸上的权利”作为人们关注的下一个焦点呢? 由于一点法律界人士的注意,可能还很难实施。
标题:“新劳动合同法将施行 合同工、正式工有望同工同酬”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