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7字,读完约2分钟
央行周二上午没有进行任何公开市场操作,其中3个月没有央行咨询,也没有正反回购。 这也是央行在本月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的第二次“零操作”。 分析认为,6月底最后一周央行暂停发行央行券有助于维持资金面的稳定,缓解资金面的紧张和金融市场的恐慌。 市场对重新开始逆回购操作的期待越来越高。
据中国金融新闻网人民币频道报道,本周公开市场回购逾期250亿元,较上周减少70亿元规模。
24日,公开市场一级市场交易商可继续申报央票和正、逆回购诉求。 央票自5月初恢复发行以来,除端午节因节假日全周暂停发行外,期间保持每周2次的发行频率,即使在上周隔夜回购利率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也保持了20亿元的单期水平,最终实现净投入280亿元。 中央银行24日没有宣布今天发行中央车票。
临近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在诸多监管新规、商业银行年审及外汇占款变动等因素下继续受到压力,如果央行还没有动静,短期市场资金面仍不乐观。 在暂停发行此次中央车票后,重新开始逆回购操作的前景有所提高。
尽管资金利率本周开始下跌,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然非常紧张,由此引发的市场恐慌导致了“股票债务双杀”。
股市方面,上海综合指数昨日亏损2000点,自年12月5日以来回归“1”时代,创下2009年8月3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百时长阴也将上海综合指数推到1949.46点的“建国底”。 截至24日收盘,沪深两市今年以来调整新低,创业板破千点,金融股恐慌下跌。
在债市,银行间市场收益率继续上升,交易所信用债和可转换债进一步大跌,上证企业债指数创下去年9月末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进入今年以来,强劲的人民币同样下跌,自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下汇率新高以来,一直下跌。 截至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经下跌了5连。
24日,银行间隔夜和7天拆借利率继6月20日创新高走后连续2天下跌。 隔夜,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从205bp、172bp降至6.65%、7.53%,均连续2天明显下降交易日。
中国人民银行24日也首次应对“缺钱”,称目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接近半年末关键时刻,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央行还要求各金融机构继续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形势,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解和预测,做好半期末关键时刻的流动性安排。
标题:“公开市场本月第二次零操作 逆回购或重启”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