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 5月份居民支出价格指数( cpi )。 据中新网记者整理,这31个地区中,青海5月份的cpi同比涨幅最高,广西同比涨幅最低,为1.1%。 与全国2.1%的涨幅相比,18个地区的cpi涨幅超过了全国水平。
18个省区5月份的cpi涨幅超过了全国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全国cpi比去年同期上升2.1%,比4月份的2.4%下降0.3个百分点。 与全国2.1%的涨幅相比,青海、新疆、宁夏、西藏、甘肃、内蒙古、山西、北京、吉林、陕西、河北、辽宁、湖北、云南、河南、天津、四川、贵州18个省区5月的cpi涨幅超过全国水平。
在这31个省(区、市)中,青海5月份的cpi为去年同期涨幅排行榜最高,达到4.3%,超过了全国水平的两倍。 其次是新疆,涨幅达到4.2%,第三是宁夏,涨幅也达到3.7%。 涨幅最低的是广西,仅为1.1%。
蔬菜价格大幅下降,从而降低cpi的涨幅
与4月相比,5月份全国cpi涨幅呈减少趋势,各地cpi涨幅也为“下降声”。 其中,青海5月份cpi涨幅达到4.3%,比4月份4.9%涨幅下降0.6个百分点。 北京5月份的cpi涨幅达到2.7%,比4月份的3.2%下降0.5个百分点。
蔬菜价格大幅下跌是5月份cpi涨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蔬菜价格跌幅超过过去10年的平均跌幅,蔬菜价格比上个月下跌13.8%,造成影响的蔬菜价格比上个月下跌近0.5个百分点,占cpi上月总跌幅的8成多。 以广东为例,广东5月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7%,涨幅比4月份窄0.5个百分点。 其中,生鲜蔬菜价格下跌12.0%,带动总指数下降0.44个百分点,对总指数的贡献率达到62.9%。
有必要警惕粮食价格的上升,提高CPI
据悉,5月物价有见底的趋势,解体表明,未来物价形势有可能小幅反弹,有必要警惕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cpi上涨。 数据显示,5月粮食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1%,影响居民支出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物价仍然平稳,没有大的波动,但有必要警惕气候异常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波动。 今年异常气候频发,容易影响农副产品的生产和运输,粮食等价格上涨,备受瞩目。
业内专家认为,物价下半年有上升趋势,但受经济增长放缓、工业产品价格下跌等影响,很难实现全年3.5%的物价上涨抑制目标。
标题:“31省区5月CPI青海最高 18省区超全国水平(表)”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