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3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我国银行领域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余额时隔8年出现反弹,信用风险凸现,理财商品、民间借贷等行业风险亟待引起警惕。
报告显示,银行领域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余额时隔8年出现反弹,年末余额1.0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34亿元,不良负债率1.56%,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余额4929亿元,比年初增加647亿元; 不良负债率为0.95%,与年初基本相同。 商业银行关注型贷款和逾期贷款余额分别为15093亿元和528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8%和46%,表明客户违约风险增大,不良债权可能进一步增加。
“信用风险显著,行业风险显著。 》报告显示,新不良债权集中在市场经济活跃、中小企业密集、外向型程度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从领域来看,太阳能发电、钢铁贸易、造船、钢铁、煤化工、水泥等产能过剩领域成为不良债权反弹的主要领域; 从公司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新的不良债权较多,暴露出地区中小企业担保链、资金链、产业链的风险。
报告指出,目前,财经商品发展迅速,蕴含着潜在风险。 截至年底,银行存续财物科技商品3.1万只,资金余额6.7万亿元。 一点信托企业、证券企业作为商业银行的“通道”,将银行的理财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和产业市场。 “财科技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体系的状况,满足了实体经济的部分融资诉求,但也隐含着一些产品转型成为信用替代产品,一点理财资金投向限制领域和行业,规避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风险。 ”据报告。
报告显示,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存在经营违规,民间借贷风险凸显。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业务运营和正规金融体系之间存在根本错误,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等风险,有可能蔓延到正规金融体系,引发突发性和区域性的事件。 ”报告警告。
标题:“央行发布报告警示银领域风险”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