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7字,读完约4分钟

农业部网站显示,1992-年,农业部累计向三峡库区农业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9.8亿元,重点扶持三峡库区柑橘特征产业带、草食畜牧业、渔政渔港等项目建设。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农业部一直坚持把科技智力支援放在重要位置,以库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中心,大力加强三峡库区各类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力促进了库区移民群众素质和自身快速发展能力的提高。

“农业部:19.8亿支持三峡库区农业建设 带动脱贫致富”

资料显示,三峡库区涉及湖北、重庆市19个县(区),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农村移民共计33.62万人。 1992年以来,农业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就业支持的方针政策,努力发挥部门和领域的特点,积极探索就业支持的新做法、新措施,以宏观指导为中心,加快发展,加大产业投资,提高智力 对多个行业进行倾斜合作,使三峡库区移民“流动、稳定、稳定、逐渐致富”,为库区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开展了有效就业。

“农业部:19.8亿支持三峡库区农业建设 带动脱贫致富”

在对口支援事业中,农业部多次规划领先,加强了对库区的快速发展指导。 先后编制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开发计划》、《三峡库区柑橘产业非疫区建设计划》,初步形成了三峡库区高质量柑橘产业带。 目前柑橘种植面积达342万亩,占三峡库区柑橘种植面积的60%,年产值达223亿元,使351万农民脱贫致富。 2008年,农业部签署了与重庆市合作统一建设城乡现代农业示范区备忘录,形成了支持三峡库区的合力。 《三峡库区草食畜牧业开发计划》实施以来,较有效地促进了库区草食牲畜的快速发展,重庆三峡库区畜牧业产值7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 年《三峡库区渔业快速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库区全面实施资源增殖、水域牧场、湿地渔业和质量企业品牌项目,重庆市三峡库区水产品产量15.9万吨,占全市水产总产量的48%; 养殖面积4.6万公顷,占全市养殖面积的54%; 渔业产值39万元,占全市渔业总产值的54%。

“农业部:19.8亿支持三峡库区农业建设 带动脱贫致富”

为了培育仓储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农业部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专门安排支援三峡库区的专项资金,对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予倾斜。 据统计,1992-年,农业部累计向三峡库区农业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9.8亿元,重点扶持三峡库区柑橘特征产业带、草食畜牧业、渔政渔港等项目建设。 为推进三峡库区柑橘非疫区建设,2006-2008年农业部启动了重庆三峡库区非疫区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4790万元。 为了处理制约库区柑橘产业快速发展的良种问题,农业部安排中央财政拨款4500万元用于柑橘良种苗木补贴。 农业部实施了价值6400万美元的世行长江柑橘带项目,为原万州区获得了1600多万美元的无偿粮食援助项目。 农业部安排中央投资1亿5000万元用于快速发展库区草食畜牧业。 2006-2009年农业部实施库区客土培肥工程建设,中央投资9.4亿元,实施工程后增加耕地面积9054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移民人均耕地少的严峻形势。

“农业部:19.8亿支持三峡库区农业建设 带动脱贫致富”

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农业部一直坚持把科技智力支援放在重要位置,以库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为中心,大力加强三峡库区各类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力促进了库区移民群众素质和自身快速发展能力的提高。 农业部先后依托西南农业大学、万县农校、涪陵农校等,累计培训了各类技术人才34.7万人。 大力实施库区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项目”,仅近两年就安排了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培训人员17.6万人。 积极协调推进移民县市“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向移民宣传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农作物新品种1440个。 每年多次举办定点扶贫地区和三峡库区农业干部培训班。

“农业部:19.8亿支持三峡库区农业建设 带动脱贫致富”

农业部还高度重视库区的生态建设。 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开展了以宣传农村沼气为中心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栽培三业并举、高效快速发展的库区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格局。 近年来,三峡库区农村家庭沼气18.8万口,“猪-沼-果”、“果-茶-鸡”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133万亩,旱涝保农田22万亩,庭院生态经济家庭2.1万亩快速发展。 在渔业资源保护方面,农业部每年向仓库投放5520万条幼鱼。 指导重庆市、湖北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持续监测渔业资源状况,确保库区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 另外,美国农业部去年向库区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项目投资了7400万元。

标题:“农业部:19.8亿支持三峡库区农业建设 带动脱贫致富”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