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0字,读完约4分钟
审判现场。 张家港法院提供照片
假释期间实际成立了3家“开票企业”,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收据1772张,票价税额约达4亿元,利润达600万元。 6月4日,张家港市法院对这起特大增值税发票案作出公开判决,以虚假发行增值税发票罪、虚假抵扣税单罪分别判处被告徐卫新、钱莉15年和14年6个月有期徒刑。 由于被告徐卫新在假释期间再次犯罪,法院决定对他执行16年徒刑。 由于这次巨额收据事件,已经有200多个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会计受到了处罚。
1连续3家开票公司和她开始了“富人大赛”
生于1974年的徐卫新是张家港人,曾经是做钢材生意的商人。 2006年6月,徐卫新因合同诈骗被上海宝山法院判处5年徒刑,2009年9月被假释。
从2002年2月开始,徐卫新重整旗鼓,以女朋友钱莉的名义在张家港保税区设立“伟宏国际贸易有限企业”,依然经营钢材。 为了避税,徐卫新和钱莉按照不同货物种类支付4.5%-5.5%的不同开票费的方法购买了宁波、青岛等10多家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收据,价格税金共计3900多万元。
尝到开票味道的徐卫新渐渐大胆起来,偶尔向生意上的朋友虚开增值税发票,赚取一定的“开票费”,但后来企业最终把“开票”作为第一业务。
钱莉劝徐卫新收手,但经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反而被徐卫新说服,以徐先生的名义创办了“集美金属材料有限企业”。 两人各自经营一家企业,比赛看谁开票多,谁发财。
2雇佣业务负责人在5000万元以上的缴纳单上出现了漏洞
张家港私营公司发达,不仅钢材企业,很多纺织公司的老板也名声大噪。 由于“市场需求”,徐、钱两人以徐妈妈李先生的名义又成立了第三家企业“克邦针织物有限企业”,同样从事开票业务。 因为生意太忙忙不过来,他们雇了三个会计和一个业务员陶红兵。
年9月,徐卫新找到陶红兵,让他虚开棉花增值税收据。 陶红兵联系了张家港梦纺织企业总经理陈宾,但是陈宾没能开设。 一个月后,陈宾告诉陶红兵,上海邦怡进出口贸易有限企业可以提供海关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几天后,陈宾牵线,邦怡企业刘承诺收取4.5%的开票费,随后颁发了两份总额500万元的浦东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纳单。 徐卫新、钱莉通过陶红兵、陈宾领取浦东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纳单9份,价格达到5109万元。
随后,两人持进口增值税专用缴纳单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时,被税务机关查出漏洞,事件发生。
3 100多家公司一次性引发钢材纺织领域“地震”
公安机关介入案件后,徐卫新和钱莉在没有实际交易的情况下,以收取开票费的方式,通过徐金龙等,或者直接经营的克邦企业、伟宏企业、集美企业,向张家港、江阴以及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的120多家公司收取增值税专用收据1772 其中大部分向税务机关申报了扣除。 徐卫新和钱莉在给别人开具增值税专用收据时,收取面额5.5%左右的开票费,利润达到600万元。 为了掩盖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收据的事实,徐卫新、钱莉等人伪造了大量合同、现金收据、发票等资料。
警方表示,在被扣押的徐卫新和钱莉的日记中,密切记录了70多人购买增值税专用收据的购票人和中介。 徐卫新和钱莉的客户大部分是张家港当地的私营公司,同时集中在钢材和纺织两个领域,仅张家港公安机关的立项就有100多家,涉及一百一十多家相关公司,此次事件在张家港钢材贸易和纺织两个领域引发了不小的地震。
4连锁共造成120多起案件,已有200名私企业主、会计被判刑
昨天下午,该案在张家港市法院开庭审理。 经审判,被告徐卫新、钱莉违反国家税收管理制度和发票管理制度,虚假发行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格税共计3.9亿元,税款共计5582万元多,其行为已被定为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假发行罪、税款发票虚假抵扣罪和
据负责法官刘丽娟介绍,此案是张家港市迄今为止最大的增值税专用收据被虚假开具,退税收据被虚假开具的案件。 “从被告人购买虚假增值税专用收据的个人和企业同样违法。 ”刘法官表示,该院自年4月起受理的120多份增值税专用收据作假案全部起因于该案,其中大部分是向徐卫新和钱莉购买虚假开具的增值税专用收据的私企业主和会计,目前已有陶红兵、陈宾、 华鑫企业等200多被告人和100多被告单位因虚假开具增值税发票、虚假开具退税发票被判决,刑期最重的是14年——记者吴丹彭昊
标题:“情侣办3家开票企业虚开3.9亿发票双双获刑”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