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铁腕治市“监管风暴”席卷而来,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肖钢“严控上市企业”的治市理念也逐渐明朗。 据本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共有120家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因违规行为受到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同程度的处罚。 此外,基金经理“老鼠仓”、保荐机构不严格核查等违规行为也成为证券监管委员会监管的重要目标。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120家上市公司将受到处罚

本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正式公布了对绿色大地(即上市公司( ST大地) )欺诈上市的处罚决定。 由于绿色大地上存在着招股证书虚增、业务收入虚增等违法事实,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当时的绿色大地董事长、总经理、绿色大地实际统治者何学葵和当时的绿色大地董事、财务负责人蒋凯西为市场禁止入内者,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决定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已有120家企业因违规受到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同程度的处罚。 去年一年间被处罚的上市公司有96家,每年只有73家。

今年年初,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先掀起了与ipo矩阵公司的财务审计风暴。 此后,对上市企业的监管和调查力度逐渐加大。 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的两个多月是监管密集期,约50家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在此期间领取了罚单。

此外,本月刚刚过去的7个交易日,*除ST大地领罚单外,珠海中富(行情、问诊)、龙净环保)行情、问诊)等多家企业相继立案调查,博时原基金经理马乐)老鼠仓)事件也浮出水面。

“进入今年,处罚的程度越来越大,处罚的面也越来越广。 》知名财经评论家水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市场环境的监控一定会越来越严格。

a股将进入“宽进严管”时代

“监管风暴”席卷而来,证券监管委员会第七任行长肖钢的治市方向也越来越明确。

上任后,肖钢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首要目标。 根据当时发布的《意见稿》,新一轮改革的要点是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加强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进一步提高新股价格市场化程度、改革创新的股权分配方法、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等。 对此,相关市场人士认为,提高新股发行市场化程度,加大上市后监管力度,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最近,关于新的“改革方案”的讨论正在形成势头。 肖钢对“新股发行市场”的规范、完善即将迎来关键局面。 日前,肖钢在杂志《求是》上发表署名文案《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石》,资本市场监管扭转“复审、轻监管”的趋势,将“主要业务”从审查审批转为监管执法,将“运营重点”从前核查转为监管执法。 提出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变革的重点放在“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执法上,引入越来越多的刑事司法力量参与监管执法。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无论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还是最近的《监管风暴》,都体现了肖钢铁腕治市的一面。 完善市场环境,对市场违规领域采取零容忍态度,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模式。 》一家证券公司保荐机构的管理者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环境下,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及相关机构变得极为谨慎。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建立比较有效的监管体制

在《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石》一文中,肖钢说,证券监管委员会近年来每年立案调查110件左右,最终能顺利进行行政处罚的平均不超过60件。 根据这个计算,资本市场案件的调查率不到60%。

“资本市场40%以上的案件没有被调查,这是令人震惊的数据。 ”财经评论家皮海洲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近年来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张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显然有很大的反差。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实面临着问题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处理问题。 ’皮洲建议,首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应该从事前检查转为在事件中、事后的监督管理。 其次,应该赋予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大的权力第三,必须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查处力度; 第四,定期对案件侦查进度进行排名发布,接受社会监管。 另外,对证券事件调查不充分的责任人,也必须追究相应的责任。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苏培科认为,应该引入外部监督机构的集体诉讼制度。 苏培科表示,在集体诉讼制度下,经常有律师主动为受害者维权。 “胜诉后才收钱”的后端收钱方法也将大大提高中小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使所有人都能以合理的方式监管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 只有这样,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也变得现实起来,市场信心和投资者信心也会越来越恢复。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深度,深度

五种违反行为是“风暴中心”[/S2/]

商报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被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或警告的上市公司首要有五种违规类型。 即诈骗发行、内幕交易、违反信披、违反ipo推荐和基金经理“老鼠仓”。

在证券监管委员会史上最艰难的财务审计风暴肆虐之际,虚假上市企业层出不穷。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行情、问诊),上市不到两年就大幅亏损。 另外,天丰节能、洪波科技等近10家企业也因涉嫌财务造假被调查。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然后,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了对内幕交易的监管,上市公司高管频繁落马。 8月2日,龙净环保首席执行官吴京荣因涉嫌高转发内幕交易被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 7月初,景兴纸业(行情、问诊)前副会长兼财务总监徐俊发因涉嫌内幕交易案被移送公安机关。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信服违约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受到惩罚的首要原因。 联创节能(行情、问诊)、迪威视频(行情、问诊)、ST河化)行情、问诊)、宋都股份)、行情、方兴科技)行情、问诊)、恒顺向电气)、紫光古汉)、迪威视频等

不仅是上市公司,保荐机构也面临着最严格的监管。 例如光大证券(行情、问诊)处罚次数达8次,天丰节能、洪波科技从疑似ipo造假到千足珍珠)行情、问诊)曝光了诸多谎言,光大证券陷入丑闻风暴。 因此,不仅ipo申请的受理被暂停,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也遭遇了意外。 据新闻报道,今年以来,中信证券(行情、问诊)、国信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南京证券等6家证券公司被处罚,去年同期只有3家证券公司被处罚。 另外,在去年年末以来的财务专项检查中,有269家拟上市公司破产,涉及63家推荐机构。

“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基金业也是证券监管委员会监管的重点。 最近,公募基金掀起了史上最大的“老鼠仓”。 博时基金前基金经理马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纵了两个规模为10亿元和3000万元的巨额“老鼠仓”,交易涉嫌涉及70多只股票。 从交易额和利润额来看,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硕鼠”。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完成调查,下一步将移送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调查。 另外,今年2月,交银施罗德原基金经理郑拓涉嫌利用未公开交易新闻非法获利1240万元,判处3年有期徒刑和罚款600万元。 5月,原交银施罗德专家投资经理吴春永因内幕交易被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30万元。

标题:“证监会监管风暴砸向五大违规行为 120家上市企业领罚”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