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8字,读完约5分钟

8月16日,山东省财政厅宣布,23日将招标发行总额112亿元的地方债。 这是今年第一次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务。

2009年开始的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最初完全由财政部代发,从2009年开始在上海、广东等4个地区进行了政府自行发债的尝试,到了今年,自行发债的省份扩大到了6个地区。 目前,仅4地公布的自有债务规模就达到500亿元,债务发行形式和债务发行规模均有突破。

“4地自行发债500亿 专家建议对偿还困难项目预警”

在地方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地方发债规模上升,备受瞩目。 昨天( 8月18日,相关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将对债务进行风险控制,不仅从债务总量进行控制,也将对部分债务项目进行预警。

自债的规模扩大

自身债务是介于中央代理发行和地方完全自主发行之间的过渡形式。 财政部公布的《年地方政府自债试点办法》显示,仍是中央财政“兜底”,只在承销、招投标方面进一步确定。

今年7月4日,财政部扩大了自身债务发行试点范围,新增了江苏和山东两省的自身债务发行试点。 迄今为止,4个试验站分别为上海、浙江、广东、深圳。 过去两年,4个试点省市的自身债务规模不大,、年自身债务规模分别为229亿元和289亿元,平均各省只有数十亿元的规模。

“4地自行发债500亿 专家建议对偿还困难项目预警”

山东作为第一个发债的省份,规模达到112亿元,占去年地方自债规模的近三分之一。

根据山东财政厅公告,该地方债分为5年期和7年期账面固定利率利息债两个品种,各品种预定发行额度面总额分别为56亿元。 8月23日上午开始招标,8月26日开始发行和利息计算,8月28日结束发行。

此外,相关公告称,新增试点自行发债江苏今年发债规模也将达到153亿元,预计9月至10月间实施。

年,我国地方政府共发行了2500亿元债券。 其中,财政部代理发行额2211亿元,上海等4地自行发行289亿元,今年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3500亿元,比去年激增1000亿元,增长40%。

年的数据显示,地方政府自身债务规模占同年总发行规模的比例均为11.5%左右。 如果这个比例持续下去,今年6个地方政府自己发债的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左右。 但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地方自身债务规模可能大幅上升,新增两省明确债务规模达265亿元,原有4省债务规模也大幅增加。

“4地自行发债500亿 专家建议对偿还困难项目预警”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7月底向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年省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财政部正式发行广东省年地方债121亿元(深圳除外),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涨40.7%。

另外,7月27日召开的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上海市年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财政部核定上海市年地方债发行规模为112亿元。

目前,《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仅咨询上述4个地区公布自身债务规模,这一数字达到498亿元,远远超过去年的298亿元。

需要警惕债务风险

随着政府债务迎来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受到各方关注。

今年6月,财政部代理发行的422亿元首批地方政府债券中,有媒体根据各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或批准的地方债收支计划,安徽、新疆、甘肃拟用于偿还到期地方债的债券资金共计142亿元,为3省此次债券发行量的1

但相关专家表示,自身债务有利于在这些地区降低债务发行价格,也有利于今后向独立举债的责任和风险转移。 在推进自身债务发行试点的基础上,走向自主债务发行,也是许多学者认为可行的途径。

迄今为止,广东省财政厅相关人士表示,广东省全年财政收入约6,700亿元,自行借款121亿元在广东财政整体“大盘”中并不多,没有财政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在《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中表示,地主举债不仅是因为对新项目的投资,更是因为建设项目前期资金不足而需要后续投资。 “债务风险取决于投资项目。 项目有望迅速发展,如果有经济利益的话,500亿元的债务发行规模也不算大”。

“4地自行发债500亿 专家建议对偿还困难项目预警”

他认为除非债务规模超过gdp的20%,否则债务还不够。 目前发达地区的偿债能力比较强,管理和结算比其他地区高。 “随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未来债务规模扩大,杠杆化空之间还在,但要风险控制债务,不仅要从债务总量上控制,还会发出债务偿还有可能变得困难等警告。”

“4地自行发债500亿 专家建议对偿还困难项目预警”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进一步表示,对地方债仍应保持警惕。 “部分地区的财政收入甚至难以偿还利息,地方债已经通过土地出售的偿还方法绑架了房地产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绑架了实体公司、银行等市场主体,资金链断裂将带来严重后果。”

标题:“4地自行发债500亿 专家建议对偿还困难项目预警”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