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网络金融如火如荼,近来央行多次对此表示积极态度。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农村移动支付论坛上提出,互联网金融有助于丰富包容性金融体系,实现农村包容性增长。 他指示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推动农村经济包容性增长。
据记者了解,潘功胜央行副总裁去年7月指出,通过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和小额信贷,使金融服务越来越惠及低收入群体,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
包容性金融体系是指城乡居民共享快速发展成果、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协调的金融体系。 鉴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间失衡的突出特征,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满足农村金融服务诉求。
值得观察的是,此次刘士余特别提到要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发挥各自特点,加强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对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支付机构参与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持积极态度。
基于农村金融力量的移动支付
目前,第三方机构进入包容性金融体系并不顺利。 支付宝相关部门表示,企业去年成立了新农村事业部,但今年被纳入商户事业部,在成立期间也没有成型的项目和业务。
一位支付宝( Alipay )内部人士认为,央行为支持农村金融快速发展而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有一定的调研背景,在肯尼亚、南非等国,移动支付已成为居民日常金融服务诉求的首要载体 “欠发达国家在以移动支付满足金融服务的行业反而处于领先地位,一点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如果中国想处理农村金融问题,自然会考虑移动支付这种方法,但这一定是以银行为中心。 ”
记者了解到,去年,银行类机构占移动支付总业务规模的89%以上,记者采访的两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都表示希望成为该行业早先流传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但现实中,领军人物是银行。
一位国有银行农村金融研究处副处长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银行已经与央行合作在北京、福建等部分农村开设了移动支付试点,今年还将继续增加试点数量。
据支付宝( Alipay )方面介绍,新农村事业部也详细了解这些试点情况,但支付宝( Alipay )的核心还是为电子商务商提供服务,而不是以前流传下来的金融存款、贷款、汇款等业务,因此以目前的形式
连接到银行和运营商的互联网
据媒体报道,在网络金融监管与推进闭门会议上,众多与会者向刘士余阐述了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推进农村金融的思路和困难。 包括几家大型通信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内的许多相关机构参加了这次会议。
据相关人士介绍,会议主要提出了扩大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三个思路
一是处理技术标准问题。 迄今为止无论在电信领域还是互联网领域,都有很多技术标准竞争激烈,导致很多创新项目出现了失误。
二是提倡合作。 移动结算绝对不能由一家公司完成,必须合作,最现实的是银行与现有运营商合作。 运营商和银行之间必须全部打通。
三是商业模式,小额支付最为迫切。 宣传初期,所有运营商都不考虑利润,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粘性,但业务长时间快速发展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
与此次会议文案相似的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相关人士向记者指出,目前对移动支付普惠农村金融的最大制约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受理环境还不够完善,通过各大运营商、银行,从竞争转向合作是第一步
他告诉记者,一方面移动支付终端机的安装和改造升级价格很高,初期主要由少数机构推动,基础设施改造进度缓慢。 另一方面,可以接受移动支付的pos机具仍然集中在一线城市,中三线城市布设数量较少,在农村只有少数试点。 另外,在农村小额支付业务模式不明确的情况下,终端机建设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机构的热情。
标题:“央行力推农村 移动支付试点”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