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1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浙江省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省和省级“三公”经费支出分别下降11.6%、12.7%,其中
近日,浙江宣布,今年上半年全省和省级“三公”经费支出分别减少11.6%、12.7%,其中公务招待费支出分别减少22.3%、23.9%。 据本报记者整理,今年“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表示“三公经费”不会减少后,在最近各地公布的半年经济数据中,全国许多省市相继公布了本地区年上半年或年“三公”的经费支出数据, 其中,上半年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但北京年“三公经费”数据较年有所上升。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部长范柏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三公经费》的数据必须按全部口径统计预算内、预算外的资金,才能被社会接受。 否则,划到其他经费就很容易操作了。” 浙江省“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一成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和省级“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一成多,其中, 根据省会城市杭州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减少4219万元。 据 媒体报道,政府控制公款支出对杭州市、高档餐饮住宿业、旅游业的影响尚未大大减弱,杭州市20家五星级酒店因退款直接损失5103万元,2月为4435万元。 本报记者多项调查显示,浙江没有公布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的具体数据。 今年上半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年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特别判断》显示,截至年底,17个省公开了“三公”的经费,但公开的部门数量不同,多则29个,少则只有1个。 浙江、江苏等14个省未公开。 另一方面,年9月,浙江发布的《年浙江省政府事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业重点》,各市、县(市、区)政府制定了“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省政府旨在两年左右实现“三公”经费的全面公开 据本报记者整理,不仅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陕西省等省公布的上半年省级“三公”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减少,其中广东省数据为2.8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05%,山东省数据为去年同期。 另外,上海、北京公布的是年度数据,上海全年“三公经费”为9.59亿元,比去年同期有13.6%的减少,但北京全年“三公经费”为10.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6.9%。 关于需要预算全口径统计 数据的公布,范柏乃表示:“至少目前政府重视‘三公经费’,正在进步,下降十几个百分点也有弹性。” 我认为,直接验证“三公”经费的下降与高级餐饮领域寒流的关系并不容易,但其中有一定的联系。 国家统计局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年上半年餐饮业时隔30年出现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这与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三公经费”的严格管理等有直接关系。 但是现在的公开程度还不够,他承认“与去年同期相比,具体而言那些方面有所下降,它们有所上升,这应该是政府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在今年的浙江“两会”上,浙江人大代表就减少“三公”经费支出、使支出透明化提出了意见。 晾晒“三公”经费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利用财政预决算的科学手段,挤压“水分”。 代表们要求在报告中反映“三公”经费的具体副本。 对比这些意见,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当时解释说,由于预算是去年8月编制的,所以之后的一些变化没有充分考虑,今后将进行修订。 其实每年各部委都会公布“三公经费”的数量,但与社会期待的数据差距太大了。 “因为没有全口径的统计,分为预算外和预算内,缺乏特别的统计科目,所以很容易将原来的“三公经费”划拨到其他项目上。 ”范柏乃说。 他指出,不仅三公经费下降,政府整体支出下降也很重要。 并且,更重要的新闻公开管理科学化,接受社会公共监督,不公开详细项目,也不知道会不会下降。 ” 基本上,他强调,需要建立管理“三公经费”的长效机制,不仅从纪律上加以约束,而且这可以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主化进程的宣传而逐步实现。
标题:“各省陆续公布上半年 “三公经费”支出”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