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已经确定。 8月5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报道,上海少数银行已经上浮5年定期存款利率,暂时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一位负责人昨天对记者表示,通过利率市场化安排,取消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迟早的事,未来2、3年的存款利率将开放。

继取消贷款利率下限限制后,国务院通过了央行制定的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总体改革方案。 据媒体报道,央行计划首先取消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将存款利率从7个期限阶段合并为6个。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长期到短期、从大宗到小额,都是中国市场化定价的方向,利率市场化也遵循着这个进程。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利率市场化安排的初始设定

据报道,央行为利率市场化进程设定了短期、中期和中期目标。 的目标是建立自主定价机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 中期目标是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利率体系,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控能力。 中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

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主任游春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关行业“先贷款后存款,长期短期”。 根据这条路径,国家在贷款行业全部开放,下一步自然就到存款行业了。 ”

一位国有银行总行级管理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慢一些。 因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很多,容易引起银行间的恶性竞争,不利于金融秩序。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 她认为短期内,至少今年或明年不会放开。 吴晓灵表示,在微观主体特别是金融机构财务约束不充分、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实施的时候,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必将带来存款利率战争,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五年定期存款率先取消

目前央行制定的存款利率期限分为活期存款、3个月、半年、1年、2年、3年和5年共7个品种,其中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最高,为4.75%。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五年定期存款已经接近银行资金价格上限,几乎没有利润。 取消这项业务对银行的影响很小。 因为根据各上市银行的年度报告统计数据,5年定期存款所占比例极低,大部分不足0.3%,其影响也最小。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5年定期存款在银行整个负债系统中所占比例少,对银行的影响小。 但这一行为本身发出的信号非常强烈,促使银行做好相应的准备。 即使5年定期存款利率被取消,银行存款的定价也不会马上发生很大变化。 ”游春对记者说。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上述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解体,率先取消5年定期存款利率,对银行的创伤不动声色,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慎重态度。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从目前的理财市场来看,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的相对利率远远高于5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很少顾客会选择5年定期存款产品。 并且,他建议,喜欢这种长期保守投资的顾客可以使用5年期定期保险和5年期或3年期国债作为替代品。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存款保险制度再次成为焦点

5年定期存款利率被取消,存款保险制度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郭田勇表示,存款保险需要银行支付保险费的价格。 因为这家财务稳定的大银行与风险较大的小银行相比,对存款保险的态度更为消极。 但是,从国际上看,大部分存款保险制度都是国家强制的。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银行利率将逐渐放开,门槛也将下降,银行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 对老百姓来说,那时的变化将是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各不相同。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那么,是否有必要在取消2年和3年的定期存款利率之前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呢? 郭田勇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必须在利率全面市场化之前公布。 与此不同,应健全宏观市场监管体系,提高银行自身风险控制。

但从游春来看并非如此。 “国外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但按照建立的顺序,不是利率市场化之前。 虽然也有许多发达国家,但利率市场化后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

游春表示,银行作为独立经营的商业机构,在遇到困难时,必须首先依靠自助。 “银行本身拥有资本基金的风险对冲和风险准备金等。 外在力量毕竟是急救的、暂时的,首要的是依靠自身。 另外,中国的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具有国家信用隐性担保。 这也是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推行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商业银行自身必须加强风险管理。 包括资产结构管理、流动性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自身作为市场主体,必须随时进行市场经营战略的调整。 其实,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在内的所有政策的实施,最终都是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标。 ”游春补充说。

标题:“五年期定存利率蓄势待“放””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