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5字,读完约2分钟
从年7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了贷款利率管制。 业界预计,资金价格将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社会融资价格将下降。 但是,在本报记者采访的情况下,这种期待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首先,商业银行的融资业务受影响不大,利率仍有很多上浮。 其次,中小规模企业短期内不太容易受益。
兴业银行(行情、问诊)相关人士在与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中表示,2004年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实行“无上限”,基本上贷款利率是根据顾客情况决定的,大多上浮,很少实行0.7倍。 此次利率下限的取消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发行量和贷款利率影响不大,至少目前没有下调贷款利率的迹象。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利率改革的重要一步,但更具象征性,对银行放贷行为的影响非常有限。 在实际执行中,银行贷款利率不会比基准贷款利率下跌30%。
招商证券(行情、问诊)宏观研究员谢亚轩表示,从中期角度看,这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价格,有利于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但是,考虑到目前信贷市场的供求状况,短期内降低融资价格的力度有限,少数大企业的融资利率进一步下降,对社会整体的融资价格下降需要在更长期的范围内体现出来。 这对银行贷款利率的风险歧视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央行此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许多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未来的贷款利率将会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放开此次贷款利率下限,将充分体现决策层吸引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目的,中小企业和“三农”将受益。
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未来并不那么乐观。
一位工作人员直接表示,此次放开央行贷款利率下限不太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利益,缺乏制度保证,缺乏贷款利率上限限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牺牲的肯定是中小企业。 不仅如此,民营公司的资金价格也不会下降。
标题:“贷款利率市场化 对银行放贷行为影响有限”
地址:http://www.s-erp.net//sdcj/4864.html